葱郁的林海之下,一片片茁壮生长的芍药正悄然孕育着新的希望。在牙克石林场这片占地2720亩的中草药种植基地,是林场探索“生态保护+特色种植”融合发展的新尝试,如今已成为林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一场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完美结合的“林药间作”实践正在书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秋日的牙克石林场,阳光透过林间洒在连片的芍药田上,饱满的蒴果在枝头微微晃动。80余名工人头戴遮阳帽,正俯身穿梭在田垄间,熟练地将成熟的果荚摘下、分装,手上的忙碌里,藏着林场转型的活力与增收的期盼。
林场芍药基地负责人于大伟说:“过去林场经营相对单一,后来经过调研发现,林下资源和地带非常适合发展药材种植。芍药耐寒、喜光、怕涝,与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契合度高。发展芍药种植,既能盘活林地资源,又能创造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为林场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提供了新实践。”
据了解,芍药生长周期虽长达6年,但进入盛产期后,亩产鲜根可达3000公斤以上,丰产期亩值预计达3万元,效益远超传统林业抚育。林场种植芍药品种为赤芍,浑身都是宝,花瓣可食用、花籽可榨油、叶茎可做饲料,根还可以入药。这种多重价值挖掘的模式,大大提升了芍药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抗风险能力,为芍药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芍药种植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为周边地区居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居民王聪说:“林场开始种芍药后我就来这里干活了,除草、施肥、采挖,一年到头都有活干。不仅离家近,收入稳定,还能学到技术,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从单一林业到多元发展,从生态保护到富民增收,牙克石林场的芍药种植产业正谋划着更大的蓝图。下一步,牙克石市林场将创新林药模式,计划实施林药间赤芍种植项目,开拓林下经济新空间,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和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创造经济价值,书写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生动答卷。
▌记者:姚寓轩 李鹏志
编辑:胡梦莹 黄雅光
编审:赵宗杰 张革
终审:刘畅 雷建军
总监制:肇慧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