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开展“组团式援边行动”3年来,有力推动了当地教育、医疗、产业发展,促进了边境地区的繁荣稳定。今年,新一轮432名干部人才接过援边“接力棒”,开始新一轮的援边工作。
援边医生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进行义诊。新华社记者 梁书斌 摄
2022年,黑龙江开展了“组团式援边行动”,根据18个边境县(市、区)需求,派出包括党政干部和教育、医疗、产业等专业技术人才在内的多支工作队。首轮共选派360名干部人才,帮扶时间3年,期满后压茬进行轮换,确保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在同江市人民医院,援边医生3年做了700多例白内障手术,相邻的富锦市、抚远市的患者都慕名而来。“这些专家都是根据需求选派的优秀人才,帮助我们提高了医疗水平。”同江市人民医院党总支副书记惠龙说。
在第一批援边团队援边期间,绥芬河市第一中学就和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成立了“教育共同体”。借助援边的契机,两校多次开展课堂直播、现场评课、网上共上一节课等活动。“通过两个学校的交往,助力本地教师成长,等于培养了一个带不走的援边团队。”绥芬河市第一中学校长朱忠德说。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干事、援边团队带头人崔丹介绍,他们从今年7月开始援边。援边医生每周一到周五上午固定出诊,定期下乡义诊,争取实现人口多的村屯和农场全覆盖。
据介绍,他们在当地开展教学活动,与当地医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对重点科室进行提升,培养当地的人才。“将来我们走了,把技术能留下来,让当地也能开展一些以前不能开展的医疗项目。”崔丹说。
“以援边工作队为纽带,推动派出单位与受援地学校、医院开展长期交流合作,形成更加常态长效的援助机制。”黑龙江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记者梁书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