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即将迎来首位女首相?” 共同社 9 月最新民调给出的答案认为似乎日本政坛要创造一项历史。
这位64 岁的前经济安保相高市早苗以 28% 的支持率登顶,领先第二名小泉进次郎 5.5 个百分点。
但在自民党总裁选举的暗流中,这位右翼领军人物的 “破冰之路” 正被层层封堵。
党内大佬拒绝饭局、特朗普团队暗示不看好、派系选票流向成谜,这场被在野党嘲讽为 “败者复活战” 的选举,正悄然偏离民调指向的剧本。
民调≠选票!736 票的游戏里,54 张 “关键票” 才是王炸
高市早苗看起来确实有民调上的优势,这虽然可能在后期首相大选中比较重要,但在自民党复杂的选举规则面前堪称 “脆弱”。
根据选举章程,首轮投票由 368 名国会议员票与 368 张地方折合票构成,合计 736 票需过半才能直接当选。
若进入决胜轮,47 个都道府县仅各占 1 票,368 张国会议员票的权重瞬间飙升。
这意味着,基层呼声再高,没有党内派系加持仍难成事。
而眼下最关键的 “造王者”,正是手握 54 名议员的 “麻生派” 领袖麻生太郎。
这位政坛 “老狐狸” 的态度已发生 180 度转变:去年总裁选举时他还力挺高市,如今却放出 “看谁能赢再下注” 的狠话。
而且有消息称,他不仅接受小泉进次郎的深鞠躬示好,更直接拒绝了高市的饭局邀约,态度十分明确。
而且据称,麻生正联合菅义伟等党内大佬私下商议支持小泉,其掌控的 54 票若集体倒向一方,足以在决胜轮改写战局。
高市早苗的“双重枷锁”,党内偏见与美方红线
作为自民党历史上最接近首相之位的女性,不论是上次和石破茂的竞争还是这一次,高市早苗始终未能挣脱 “性别天花板”。
这不仅在性别上更在于党内根基。
党内对她的私下议论从未停止,认为“她缺乏跨党沟通能力,连联合执政都难推进”基本是共识。
这位从新进党转投自民党的政客,虽以强硬保守立场收获基层支持,却因缺乏人脉网络屡屡碰壁。
更致命的是,她曾提议就 “慰安妇问题” 发表新官房谈话遭拒的过往,让党内担忧其外交立场可能引发邻国反弹。
而且自民党长期维持保守作风,从未有女性执掌过政权,而高市强硬的修宪主张、频繁参拜靖国神社的立场,更让中间派议员心存顾虑。
比党内偏见更致命的是来自美国的压力。
据美国不愿透露身份的一些议员透露,特朗普团队已明确表态 “不希望高市上位”,核心原因直指其对华强硬立场。
美方近期正调整亚太战略,担忧高市的激进政策会让日本 “出头太多”。
这会严重破坏地区稳定格局,美方可能更倾向于支持小泉进次郎这样能实现 “平稳过渡” 的候选人。
对于依赖美日同盟的自民党而言,这份态度几乎等同于 “一票否决权”。
小泉进次郎的 “世家底气” 与布局
44 岁的小泉进次郎能后来居上,靠的是 “政治世家 + 务实布局” 的双重优势。
作为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子,他不仅自带家族光环,更在近期展现出灵活的政治手腕。
他不久前刚临危受命解决米荒危机赢得民心。
他通过释放储备米、绕开农协竞拍等手段,将米价拉回 2000 日元 / 5 公斤的心理价位,直接助推内阁支持率上涨 4.3 个百分点。
他提出的 “数字化 + 经济增长” 执政团队方案,正被党内务实派接受;而主张增防卫预算的保守立场,又契合自民党基本盘。
尽管资历尚浅且无派系背景,但小林鹰之等参选者分流对手选票后,小泉的 “中间路线” 反而更具优势。
他还与在野党大佬吉村洋文互动释放合作信号,其执政团队组建方案已获不少派系认可。
更关键的是,前首相菅义伟已公开表态 “愿托付重任给小泉”,其阵营成员深度参与竞选纲领制定,形成与麻生派的潜在同盟。
距离 10 月 4 日投票仅剩半月,目前选情已出现明显倾斜。
共同社分析指出,若首轮无人过半,高市与小泉大概率进入决胜轮。
不过高市的突围窗口也没有完全关闭。
当前多人参选的 “九龙夺嫡” 局面,可能导致首轮选票分散,若小泉无法整合反高市势力,仍有进入决胜轮的机会。
但更现实的挑战在于:麻生派是否会彻底倒向小泉?以及美国的潜在态度,特朗普阵营更倾向与 “政治世家出身” 的政客打交道,高市的强硬形象恐难获认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