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又“赌”
孙正义和他的软银集团似乎刚过上几天安稳日子,但风险如影随形。
据国内媒体援引海外报道,日本软银集团将裁减全球愿景基金团队近20%的员工,以将资源转向创始人孙正义在美国的大规模人工智能投资。
据报,愿景基金目前在全球拥有逾300名员工,本次被裁员工数量可能将达到60人。
这其实是比较矛盾的信息,因为就在不久前发布的最新财报中,软银集团公布了自2021年上半年以来最强劲的季度业绩。其中愿景基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据截至今年6月底的第一财季财务报告,软银集团该季度内的净利润达约29亿美元,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盈利,并成功扭转了去年同期的亏损局面。
其中,愿景基金成为盈利最大驱动力,该基金在季度内实现48亿美元的价值增长,为软银贡献了几乎全部的利润。英伟达、台积电、韩国电商巨头Coupang等一众科技股的回升势头发挥巨大作用。
投资业绩向好,但却要裁员,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有外媒分析,孙正义的算盘是这么打的:
虽然愿景基金所投标的企业不乏互联网、供应链等行业中的顶尖企业,堪称“人类最科技、最赚钱企业名单”,但并不完全聚焦于人工智能。
此番在业绩较好时候裁员,被看做是孙正义的积极转向——将更多资源从愿景基金这种广泛投资于各类科技型初创企业的“老方式”投资机器,转移到人工智能领域,没错就是孙正义心心念念的“星际之门”计划。
该计划寻求在未来数年内投入5000亿美元建设全新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除了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基建设施外,大量资金将投向尖端AI芯片、算法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
看得出,孙正义这番操作还是体现出他的“初心”——坚定高风险高回报模式,要“赌”就“赌”大的,这次是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
而且这次他的目标更加聚焦,就是剑指人工智能的算力基础设施和各种大模型研发,而不是类似愿景基金那般,东一榔头西一锤子。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基础模型最大的特点就是烧钱,孙正义豪赌的“星际之门”其实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妙”的苗头。
烧钱烧不起?
过去一年以来,孙正义通过管理约658亿美元资产的愿景基金2期,向OpenAI投资97亿美元。软银还围绕其核心资产芯片设计公司Arm,制定了资本密集型基础设施战略。
该公司已收购芯片企业Graphcore和Ampere Computing,并入股英特尔和英伟达。这些举措旨在构建涵盖芯片、数据中心和模型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为未来人工智能应用提供支撑。
当然,上述这些投资的钱不是全部由软银自己出的,很多都是投资人的钱。但所占用软银自己的资金也是不容小视的数字。
据软银集团首席财务官在今年8月财报电话会议上的表述,软银当前持有约270亿美元的现金,虽然看上去处于“非常安全的水平”,但和人工智能领域所需要烧的钱相比,依然不算什么“大钱”。
好在孙正义找到了帮手——同OpenAI、甲骨文等企业来一起干一番人工智能的大事业(星际之门)。这当然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怀和指导”下,以巩固美国在AI与AGI领域的领先优势为显著目标之一的。
讲白了就是美国特朗普政府要利用这张牌,通过首选在美国本土落地的AI基础设施建设,使得美国完成经济体系的升级(再工业化),并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节点上强化对中国的压制,可谓一石二鸟。
和我们中国的关系问题,先按下不表。先说这个项目当前所面对的最大问题:钱不够用。
今年初宣布这个计划时候,OpenAI和软银都表示将立即投入1000亿美元,并计划在未来四年内达到5000亿美元。
有外媒报道,其中OpenAI和软银将各注资190亿美元,两者均持有合资企业40%的股权。此外,甲骨文和阿联酋的MGX将共出资70亿美元,首批到位的资金为450亿美元。剩下的钱将会从新有限合伙人投资者以及通过多种债务融资获得。
无论如何,孙正义成为了主体合资公司的董事长,软银集团将承担财务责任。换句话说,后续这几千亿美元的钱,还需要软银集团担负起“找钱”“搞钱”的主责。
读到这里,大家伙是不是对软银集团在愿景基金势头不错时候还要大幅裁员的做法有了点数呢?
另一方面,这些夸出去的海口,那么多数额的钱,到底能否落实还另说呢。从围绕该项目最近的新闻看,其进展并不顺利。
比如前两个月有媒体报道,项目的两大主导方软银集团和OpenAI被曝在合作的关键条款上存在分歧。OpenAI甚至已经绕开软银,与其他数据中心供应商签订了大单。这不是主要股东都不看好自己的项目能够妥善、准时完成的糟糕现象吗?
且截至今年七月底,该项目尚未落实任何一个数据中心计划。据称,尽管软银和OpenAI在1月份承诺“立即”投资1000亿美元。但知情人士表示,该项目现在设定了一个更保守的目标——在年底前建立一个小型数据中心,地点可能在美国俄亥俄州。
软银首席财务官在8月份透露,因软银与各方谈判拖延及选址决策问题,“星门计划”的进度已经推迟。
立即投资1000亿美元,一年下来为何仅建立一个小型数据中心?按照这个节奏,后续几年能建设多少数据中心还真不好说,别忘了特朗普总统的任期总共也就4年。后面新当选的总统还会不会如此雄心勃勃,真不可知。
无独有偶,最新的消息是,软银集团原本计划与OpenAI在日本成立的合资企业,为日本企业客户提供人工智能服务,但目前该计划已严重滞后。该合资企业原定于今年夏季成立,但筹备工作耗时超出预期,预计将于11月公布进展更新。
给人的感觉就是软银和OpenAI的协同做得并不好,多个计划都在同时经历推迟和滞后。
但更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项目全部都是资本密集型的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投资,风险真的很高。延期、推迟风险背后往往都和资金不到位的问题紧密相关。
和中国对抗?
如果说此刻的筹钱难和进度问题还有可能在未来被解决,孙正义在AI豪赌上的最大“死结”,是几乎不可能解开的,那就是该项目的本质是要再工业化美国,并压制中国人工智能的崛起,和中国一决雌雄。
问题来了:孙正义真的要全情参与这种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项目吗?软银旗下的愿景基金投资过那么多的中国优质科技或者互联网企业,如何解决道德危机?
也就是说,你软银即便在“星际之门”项目上赢了,那旗下所投的中国企业能答应吗?你也很可能不得不出清中国业务。但以阿里巴巴为首的中国企业这么多年下来为软银带来了多少利润呢?像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这样的新兴优质企业,是不是以后也和软银绝缘了?
另一方面,中国的AI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崛起之势头,岂是“星际之门”一个项目能阻挡得了的?别的不说,年初深度求索(DeepSeek)的异军突起已经给硅谷和华尔街的所有人好好“上了一课”。
DeepSeek发布R1模型,被认为可以与美国最先进的模型相媲美,但是成本却大幅降低。DeepSeek对美国AI企业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一定程度威胁到了美国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市场份额。
更重要的是,DeepSeek的出现意味着存在更高效利用资本的可能性,效率提升或将降低对GPU芯片的需求,长期可能降低科技巨头资本开支的预期。由于资本开支计划的调整具有滞后性,短期内巨头资本开支可能不会马上进行调整。但对于“星际之门”这种旨在打造巨型数据中心的大项目,其需求性所受到的质疑会显著加强。
这还只是DeepSeek R1模型今年初带给孙正义的挑战,中国后续不断涌现出的AI领域优质企业,将会以何种方式颠覆这个行业,还犹未可知。孙正义是防不过来的。
孙正义在“星际之门”计划上面对的“死结”,也再次提醒所有关注全球科技发展和中美关系的人:在多极化不断演进的世界里,科技早已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引擎,而是一国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以及地缘政治地位的象征。
孙正义所豪赌的AI,是如此博弈背景下的AI,胜算几何?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