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人民网石家庄9月19日电 (记者赵明妍)9月18日,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沈阳大学、河北美术学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城乡建设学校、石家庄市第一中学、石家庄神兴小学教育集团以及雄安新区安新县第二小学,组织大中小各学段学生共赴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前南峪村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旧址,开展“铭记历史 追寻抗大精神 开创未来 赓续红色血脉”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活动。活动旨在通过跨学段、沉浸式的实践,探索红色文化、场馆资源融入“大思政课”育人新路径,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刻领会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感悟其时代价值,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活动现场。河北师范大学供图
活动出征仪式在河北师范大学四方广场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赵小兰出席并作动员讲话。她表示,希望大中小学师生通过参与跨越学段、贯通历史与现实的思政大课,深刻理解抗战岁月的艰苦卓绝和伟大胜利的深远意义,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
近百名大中小学师生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行走实践,共同参观了抗大陈列馆,各学段教师以鲜活的素材与场景为支撑,以抗战精神为主题,同课异构展开“场馆里的思政课”。
河北师范大学老师程飞以抗大校歌为主线,别开生面上了一堂“音乐中的思政课”;师生在抗大碑林前驻足学习、凝神体悟,在抗大学员的题词碑刻中感受革命先辈的伟大贡献,在实景中体悟抗大精神;全国最美退役军人、辽宁省原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馆长徐文涛受邀在前南峪村抗大旧址群现场进行主题教学,激励学生传承精神、勇担使命;大中小学生混合编队开展党史知识竞赛、革命故事情景剧创演,把所学所悟讲出来、传播开来。
活动现场。河北师范大学供图
据了解,作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河北)牵头单位,河北师范大学依托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平台,发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优势,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深化馆校协同育人机制,加强不同学段教育资源的共享与融汇互通,着力构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具有河北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体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