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语文课代表xxx,学习委员xx,班长xx……”一个班有9名学生,9个都是班干部,且都有自己的具体职务。这一幕,最近被湖南省益阳市甘泉山乡中心小学的支教老师张青发在网上后,吸引了网友的热议,大家纷纷表示,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也有网友好奇,为什么会给每个学生都安上具体职务呢?
甘泉山小学(受访者提供)
9月19日,记者联系到视频发布者张青老师,她向记者介绍并解答了众网友的疑惑。
张老师告诉记者,实际上,她也是今年才到的甘泉山乡中心小学,开展为期两年的支教旅程。而到了这所学校后,张老师发现,学生人数似乎并不多,“整个学校就只有66名学生。”
因此,在为数不多的学生中,挑选班干部,也成了老师们需要考虑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感,是我们最开始设想的。”张老师说,她拍摄了一段视频在社交平台上,起初只是为了记录平时教学和与学生互动的瞬间,但没有想到,这段视频获得将近30万网友的点赞。
这段视频中,张老师用点名的方式,将每个同学安排好的职务都进行了点名,包括班长、学习委员、文娱委员、语文课代表、英语课代表等等,每点一次名,就有学生从座位上站起来。
张老师在课堂上点名 9个学生每个人都是班干部
而这样的视频,引发了网友们的青春联想。有网友在下方评论称,“看到了自己小的时候,村小就是这样,可能老师都要比学生人数多。”“太美好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班级责任,对于提升获得感和荣誉感很重要。”也有网友好奇,这所学校为什么一个班级才9个人,是有什么其他原因吗?
对此,张老师告诉记者,实际上甘泉山乡小学的多数生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们都在外务工,而每年都会有不同地方的老师到这里支教,“我们现在有9个老师,这里一个班的学生也差不多这么多,只有六年级多一些,有10多个学生。”
公开资料显示,桃江县灰山港镇甘泉山小学深藏于湖南宁乡、桃江、安化三县交界的深山之中。此前,曾有当地媒体报道称,这里的交通不便,位置偏僻,大多数青壮年都选择了外出务工,他们的子女跟着爷爷奶奶或亲戚留守在大山深处。而甘泉山村原本有11所小学、1所中学,撤并后如今只留下了甘泉山小学。由于学校偏远,许多年轻老师都不愿意来。
张老师告诉记者,这几年,随着当地教育部门和相关基金会的支持,支教的队伍不断扩大,并且每年还有留学生到这里来支教,很多留学生和学校的孩子结成了“一对一”的帮扶对子。慢慢地,学校就经常有老师来支教,“学生们还是挺天真活泼的,对于支教的事情,大家也都很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