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华为”好乘凉,似乎已成为当下业内的共识。从问界到智界,再到享界、尊界、尚界等“界字辈”集群,都反映了手握核心技术的华为成为众多车企追捧的对象。只要自家产品能结合鸿蒙智行或华为硬核技术,就等于贴上了不愁卖的标签。
日前,广汽集团与华为乾崑联合打造的新品牌——“启境”正式官宣。这是在“界字辈”命名后又开启的“境字辈”新序列。那么问题来了,有了“启境”这个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后,能扭转广汽新能源低迷的走势吗?
起了大早赶个晚集
在新能源赛道上,广汽集团可以说“起了大早,赶个晚集”,起步不可谓不早,也曾取得了不错的开局。但如今在对手们的衬托下,整体表现不在状态。当其它同行在新能源领域风起云起、不断创销量新高之时,广汽销量却出现了严重滑坡。
从数据上看,今年1-8月广汽集团实现销量101.05万辆,同比下降12.32%,仅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约44%。
再看广汽旗下新能源品牌,今年8月份仅实现销量超2.4万辆,同比下降23.46%;今年前8月,累计销量为15.41万辆,同比下降17.31%,要知道这个品牌曾经月销超4万辆。
面对新能源智能化转型,广汽集团不仅面临合资车型走势每况愈下,同时旗下新能源品牌终端表现不佳,进而影响整个车企经营状况。
从前不久厂家发布的财报来看:2025年上半年广汽集团营收421.66亿元,同比下滑7.88%,归母利润-25.38亿元,同比下滑267.39%。当比亚迪、吉利、赛力斯等国内同行借助新能源化浪潮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广汽上半年的亏损无疑更加刺眼。
产品缺乏活力,销量锐减,广汽不得不求变。而与华为的合作无疑是企业脱困的一条有效途径,借“启境”品牌开启,或许会很快就能盘活广汽在新能源领域停滞的棋局。
“启境”的未来贡献
如果说在新能源化初期,消费者比较注重车辆续航的话,那么进入新能源下半场,高阶智能就成为产品重要载体。而在该领域,华为无疑有着不容置疑的话语权。
因此,对于广汽集团而言,此次与华为合作,除了打造新品牌,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在智能化技术领域获得持续输血。这不仅为启境汽车的发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对广汽旗下其它新能源品牌也带来有效助力。
根据目前规划显示,双方成立华望汽车技术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广汽全资持股,目前已申请“启境”、“新境”、“智境”等系列商标。由此可见,广汽在新能源上早已运筹帷幄了。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以技术供应商身份深度参与,不仅提供技术,更深度介入产品定义、研发协同、营销体系(IPD/IPMS流程),实现“广汽制造+华为智能化”双向赋能。
在产品方面,启境汽车将全系搭载华为乾崑最先进的智能技术,聚焦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据悉,“启境”首款车型计划2026年推出,将会拥有纯电/增程两种动力,实现SUV、轿车产品线覆盖。同时,得益于华为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用户生态和品牌营销方面的强大实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为启境品牌注入强大竞争力。
“境字辈”自成一派
前有华为与五家车企联合打造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等五大汽车品牌形成“界字辈”,后有最新开启的“境字辈”,让人不得不肯定华为虽然不单独造车,但在联合造车的路上越走越宽。在“界字辈”排满后,或许将“境字辈”扩展成一个新体系,就此形成华为一统高端新能源市场的格局。
随着新能源智能化趋势的加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汽车也由燃油车时代研发周期长、流程复杂的体系化工程变成如今“短平快”的快销品。除了外观设计上需要花一些时间外,从动力电池到智能系统都能采用现成的“拿来主义”。
在比拼智能技术的大环境下,华为、宁德时代成为众多车企争先合作的首选。尤其在硬核技术方面,华为的鸿蒙座舱、乾崑系统,随便拿来一个都能吊打四方。因此,得华为技术者就等于有了决胜终端的底气。有华为的加入,就有了可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让这个品牌成为高端新能源市场的吸金兽。
今年5月份,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就表示,目前鸿蒙智行已经有“五界”,之后“可能不会”再有新的“界”了。
而在业内看来,“五界”虽然集满了,但并不说明华为不再收小弟了。如今“境字辈”的开启,或许也就意味着华为在联合造车路上另辟蹊径,又发起新一轮的“圈地运动”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