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连亲妈都不放过,用她名义借了10万网贷!”
2025年9月,上海普陀区一起惊天诈骗案曝光——男子张某某在4年内坑骗3名老同学670万,抵押父母唯一房产,甚至用亲妈手机申请网贷,最终因“吸血式”诈骗被逮捕。
图片来自案件聚焦
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一边在朋友圈晒豪车、炫餐厅经营“盛况”,一边用外婆病重、去世、房款被冻结等谎言疯狂榨干身边人。警方调查发现,他的连锁餐厅早已倒闭,豪车是二手老款,连家人的最后一点积蓄都被他挥霍一空。
图片来自案件聚焦
诈骗套路揭秘:从“救命钱”到“遗产继承”的完美陷阱
张某某的骗术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精心设计的“心理战”:
- 第一步:立人设
通过朋友圈持续晒豪车、餐厅流水,营造“成功商人”形象,让朋友深信其还款能力。
- 第二步:博同情
以“外婆病重急需手术费”为由,诱骗胡某贷款36万,并承诺“只需走流程,还款我全包”。
- 第三步:画大饼
虚构“卖房350万被冻结需保证金解封”的谎言,拉拢胡某的两个兄弟入局,一年内再骗570万。
- 第四步:榨干殆尽
连家人也不放过:抵押父母房产、车子,甚至用母亲手机申请10万网贷。
图片来自案件聚焦
受害人心态分析:为何三人屡次上当?
此案中最值得深思的,是受害人的“沉没成本效应”:
- 胡某:4年借出100万,后期已非出于信任,而是“只要再帮一次,之前的钱就能回来”的赌徒心理。
- 沈某:不惜反复抵押房产填窟窿,只因“已借出500万,不能前功尽弃”。
- 家人:父母始终相信儿子“暂时困难”,甚至配合抵押房产,直到发现连自己的手机都被用于网贷。
法律解析:这是典型的“庞氏骗局”心理控制——用新债还旧债,让受害人越陷越深。
图片来自案件聚焦
法律后果:诈骗670万,至少判10年!
根据《刑法》第266条:
✅ 诈骗30万-50万:属“数额特别巨大”,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
✅ 诈骗670万:极可能面临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更严重的是,张某某的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与贷款诈骗罪数罪并罚,法院大概率顶格判决。
结语:
此案再次印证了一个真理——“信任一旦被透支,感情和金钱都会破产”。张某某不仅毁掉了三个家庭,更亲手将自己送进了监狱。我们呼吁法院严惩此类“吸血式”诈骗,更提醒所有人:借钱需谨慎,防人之心不可无!
转发提醒身边人:
“朋友圈越光鲜的,越可能欠一屁股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