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以来,昌平区持续推进养老助餐服务建设,已新建33家养老助餐点。从村里的“幸福小食堂”到街道的社区餐厅,这些遍布城乡的助餐点,用一顿顿热乎饭、一次次贴心服务,织密了养老服务保障网,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切实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上午11点,马池口镇北小营村养老服务驿站助餐点就热闹起来,30多位老人陆续前来取餐。老人手中的餐盘里,盛满了荤素搭配的菜肴,香气满满。这个被村民们称作“幸福小食堂”的地方,自5月1日运营以来,每天都要接待100多位老人,成了村里长辈的“第二餐桌”。
“助餐点菜品丰富、荤素均衡、软烂易嚼,还能根据我们老人饮食禁忌提供低糖、低盐、少辣等定制化选择。工作人员全程贴心服务,让我们吃得放心,让子女在外也安心。”老人杜德胜表示。
据马池口镇北小营村养老服务驿站助餐点负责人李景霞介绍,驿站的助餐点可为居住在周边的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的助餐服务,食材新鲜有营养,环境也干净卫生。老人一餐价格是15元,可根据老年人不同口味进行餐食搭配定制,对出行不方便的老年人,还提供免费上门送餐服务,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用餐需求。
同为新建的龙泽园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社区餐厅,今年也正式开门迎客。与北小营村养老服务驿站助餐点不同,这里以自助形式对外开放,宽敞明亮的餐厅能同时容纳30余人就餐,服务覆盖周边39个社区。
试营业期间,每天11:00至13:30的午餐时段,日均有130多位居民前来用餐。“社区餐厅离家很近,我走着就过来了,菜品很新鲜,种类也丰富,我每天中午都在这里吃饭。”居民李科华说道。
据龙泽园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餐厅工作人员张杨介绍,餐厅每日精心准备多达16种菜品,所有菜品以2.38元/50克称重计费,鼓励食客按需取餐,践行节约理念。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养老助餐点180家,实现了社区全覆盖,为解决老年人一日三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让老年人享受到了便捷、健康、温暖的饮食服务,老年人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编辑 张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