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奥拓电子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3亿元,归母净利润达832.2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51.82%。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影视业务的表现—该领域新签订单约达1.23亿元,同比增长55.71%,占整体业务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一。纵观近10年,全球虚拟影棚建设热潮中,奥拓电子以超百个项目的落地体量,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其背后的技术深耕与生态布局策略值得深度解读。
虚拟拍摄:影视工业的“新基建”,奥拓电子的技术破局
从《曼达洛人》首次采用LED虚拟墙替代绿幕,到《沙丘》中沙漠场景的沉浸式还原,虚拟拍摄技术已重塑影视制作流程。其核心价值在于:缩短制作周期、降低外景成本、提升画面真实感。
奥拓电子的突破始于RGBW技术的自主研发。通过在传统RGB基础上引入白光LED,其产品光效更接近自然光质感,可精准呈现日出柔光、正午强光、黄昏霞光等复杂光效。这一技术直接解决了虚拟拍摄的“可信度”难题,让摄影师在影棚内即可实现“所见即所得”的创作体验。
更关键的是,奥拓电子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全链条解决方案。其代表性产品—RM系列专为虚拟制作设计,采用Mini 4合1专利技术,将发光面积提升至80%,从根源抑制摩尔纹;7680Hz刷新率与1/6扫描数消除画面闪烁与条纹;99.6% DCI-P3色域覆盖确保色彩精准还原;低反射率(<5%)设计减少外部光线干扰。此外,配套的Coruscant星核控制系统更是支持实时渲染引擎深度耦合,实现亚像素级同步,大幅提升拍摄效率。
RM系列
技术壁垒的构建,让奥拓电子在全球虚拟拍摄市场占据先机。截至2025年7月,其在全球中大型XR/VP虚拟影棚项目占比近三分之一,服务客户涵盖英伟达、腾讯、微软、亚马逊、中影集团、日本东映及部分好莱坞影视制作公司等,并深度参与《新蝙蝠侠》《空战群英》等知名项目制作。
2025年标杆案例:从北美DVS动态影棚到全球化生态落地
2025年,奥拓电子的虚拟拍摄技术进一步从“单点突破”迈向“场景普惠”。
报告期内承接的13个项目中,北美NantStudios的Stage#2动态虚拟影棚最具代表性。该项目是全球首个采用Dynamic Volume System(DVS)技术的影棚,奥拓电子提供的2336台RM1.5系列LED显示屏,成为DVS系统的“视觉核心”。
DVS系统的革命性在于打破固定影棚的空间限制。传统虚拟影棚需提前搭建固定结构,调整布局耗时耗力;而DVS通过奥拓电子的WallPods系统,可实现屏体的全向移动与自平衡稳屏。其高精度全方位轮组支持任意方向无阻碍移动,内置传感器确保移动中画面垂直稳定,独创角度调节机制实现无缝拼接。这一设计让导演可根据拍摄需求实时调整场景布局,拍摄效率显著提升,创作自由度实现质的飞跃。
Stage#2动态虚拟影棚
技术创新的背后,是奥拓电子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例如,针对虚拟影棚长期存在的“热穹顶”问题(LED屏体高温导致设备故障),奥拓电子于IBC 2025展会最新推出的SW(RGBW)天幕系列创新采用“可呼吸+遮光一体式结构”,无需打孔即可实现自然散热,实测降低屏体温度8-10°C,从而保障长时间拍摄稳定性。此外,轻量化的BoRoom企业级解决方案与MetaBox数字直播间,也进一步将将虚拟制作技术拓展至教育、直播电商等轻量化场景,进一步降低技术门槛。
MetaBox数字直播间
而在全球市场布局方面,奥拓电子则以“生态落地”战略为核心,针对不同区域需求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在欧洲市场强调产品高稳定性和色彩精准性,在拉美市场推出高性价比综合方案,并依托本地化技术服务中心提供快速响应支持。例如,在与芬兰知名虚拟制片公司合作打造的XR虚拟影棚中,奥拓助力其将传统绿幕升级为实时渲染的LED虚拟场景,实现卓越的色彩一致性与像素级精准还原,显著提升视觉制作效果;在墨西哥建成的拉美首个大型270°沉浸式LED虚拟影棚,自投入使用以来已承接超3000项影视、广告及品牌拍摄预约,持续为多类型复杂内容创作提供一站式制作服务,大幅降低后期合成成本......。
综上所述,奥拓电子在全球虚拟制作市场的战略布局,已实现从单一产品输出向“系统集成 + 技术标准 + 场景落地”的整体生态模式升级。凭借高性能LED显示技术、深度本地化合作与多场景应用实践,奥拓正以“硬件 + 软件 + 场景”三位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为全球虚拟拍摄产业持续提供系统化、一站式服务。
技术普惠与生态共赢:奥拓电子的“长期主义”密码
奥拓电子的成功,本质上是“技术深耕”与“生态落地”的双重驱动。
从技术层面看,其公司每年将营收的10%以上投入研发,构建了从LED芯片、驱动IC到控制系统的全链条自主能力。例如,RM系列的共阴驱动技术与铝框架散热设计,使屏体温度较同类产品降低20%,保障7×24小时连续拍摄的稳定性;其智能管理系统支持远程监控与故障预警,显著降低运维成本。
从生态层面看,奥拓电子拒绝“技术孤岛”,而是通过开放合作构建行业生态。例如,其XR控制系统与Unreal Engine、Unity等主流引擎深度适配,支持导演通过可视化界面直接调整虚拟场景参数,无需专业技术背景;与NantStudios的合作中,双方共同开发DVS系统的行业标准,推动动态虚拟影棚的规模化应用。此外,奥拓还与中影集团、英国松林制片厂等机构联合成立虚拟制作实验室,持续反哺技术迭代。
《Masters of the Air》拍摄现场
这种“长期主义”策略,让奥拓电子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对比传统LED厂商,其技术更贴近影视工业需求;对比国际科技巨头,其解决方案更具性价比与本地化服务能力。
虚拟拍摄的未来:从“工具革命”到“产业重构”
站在行业视角,奥拓电子的崛起也从侧面印证了虚拟拍摄技术的巨大潜力。
据预测,2025年全球虚拟制作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5%。这一增长不仅来自影视领域,更将延伸至广告、电商、教育、远程协作等场景。例如,企业可通过虚拟发布会降低一半以上的场地成本;电商平台可利用丰富多样的XR直播变化显著提升用户停留时长;教育机构则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实现危险实验的安全模拟。
由此可见,奥拓电子的选择,充分展现了其作为技术引导者的前瞻性。
从2018年首发XR虚拟拍摄解决方案,到2025年推动技术普惠,其公司始终以“赋能创作自由”为使命,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虚拟制作的门槛。正如某位行业专家所言:“虚拟拍摄不应是少数巨头的玩具,而应成为每个创作者的标配工具。”
虚拟拍摄技术的进化史,本质上是人类对“真实与想象边界”的不断探索。
奥拓电子的实践表明,技术突破与生态布局的协同,是推动行业变革的核心动力。未来,随着AI生成内容、5G实时传输等技术的融合,虚拟制作将进一步颠覆传统生产流程,而奥拓电子已凭借先发优势与持续创新,在这条赛道上已然占据关键位势。对于行业而言,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一场关于“如何让创意更自由”的产业革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