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农商行”,股票代码:601077.SH/03618.HK)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作为全国首家“A+H”股上市农商行,其经营表现备受市场关注。在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环境下,重庆农商行上半年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决策部署和监管工作要求,坚守“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实现了多项业务的稳健发展。
营收净利实现双增
存款贷款增量显著
在当前经济增速换挡、金融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重庆农商行取得了营收净利“双增”的成绩。2025年上半年,重庆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147.41亿元,同比增长0.46%;实现归母净利润76.99亿元,同比增长4.63%。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重庆农商行始终保持稳健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
从营收结构来看,利息净收入依然是其主要收入来源,非利息收入逐步增长,业务多元化成果显现。
在利息净收入方面,尽管面临着利率下行周期的压力,但重庆农商行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成本控制等措施,有效缓解了息差收窄的影响。从资产端看,生息资产规模稳步增长,上半年生息资产总额平均余额达到14840.9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661.47亿元有较大幅度增长。从负债端看,该行积极拓展多元化的负债渠道,进一步促进负债融资成本下降。
非利息收入的增长则得益于该行在中间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领域的积极探索。其中,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重庆农商行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提升服务质量,吸引了更多客户,带动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增长。此外,金融市场业务的稳健开展也为非利息收入的增长做出了贡献。
得益于存款规模和贷款规模的双增长,截至2025年6月末,重庆农商行资产总额达到16301.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1.89亿元,增幅7.60%。这一增长速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出该行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存款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客户存款总额为10251.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2.49亿元,增幅8.84%。该行通过深耕本地市场,充分发挥网点优势,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不断提升存款业务的竞争力。同时,积极开展各类营销活动,推出多样化的存款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吸引了大量客户存款。
贷款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贷款余额达到7652.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9.72亿元,增幅7.14%。重庆农商行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存款与贷款规模的同步扩张,为重庆农商行“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县域经济”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撑,反映出重庆农商行在资金吸纳与投放方面的有效作为。
资产质量总体稳定
不良贷款率稳中有降
在规模与效益双增的同时,重庆农商行始终将风险管控放在重要位置,贷款质量、成本管控持续优化。上半年,重庆农商行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持续优化资产结构的同时,强化信用风险管控,资产质量水平稳健,主要指标保持稳定。得益于该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一系列举措,截至2025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为1.17%,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上半年不良生成率呈同比下降趋势。
在信用风险管控方面,重庆农商行加强重点领域及重点行业客户的风险监测,建立了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对于公司贷款,通过严格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有效控制了风险。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贷款不良余额28.33亿元、不良率0.68%,分别较上年末下降9亿元、0.36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保持向好态势。在零售贷款方面,从不良生成情况来看,上半年新生成不良金额同比有所下降。
拨备覆盖率是衡量银行风险抵补能力的重要指标。截至2025年6月末,重庆农商行拨备覆盖率为355.58%,拨贷比为4.16%,具备较强的风险抵补能力。较高的拨备覆盖率为该行抵御潜在风险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体现了其审慎的经营策略。
存款是银行最核心、最稳定的负债来源,存款付息率直接影响负债端成本。2025年上半年,该行存款付息率1.52%、同比下降27个基点,有效对冲了资产端收益下行的影响。为降低核心负债成本、维持盈利稳定性提供了关键保障。
充足的资本是银行稳健运营和业务拓展的基础,保持良好的资本充足水平,一方面能够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其未来的业务创新和规模扩张提供了坚实的资本保障。截至2025年6月30日,重庆农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30%、13.93%、15.11%,主要指标持续满足监管要求。
县域及农村业务优势突出
全面布局金融“五篇大文章”
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银行”,重庆农商行始终坚守市场定位,认真践行金融国企责任担当,以“三种新动能”为引擎,在深耕县域中持续改革创新、做强做优,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该行将近70%的人员、80%的网点、80%的自助机具投向县域及农村地区,形成了“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的庞大网络布局。这一独特的网络优势使其在县域及农村市场中占据了领先地位。
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2602.18亿元,县域存、贷款市场份额稳居重庆同业首位。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该行持续整合零售、网点、科技资源,创新特色化、差异化金融服务。升级“乡村振兴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在全市100%的行政村开展整村授信,有效解决了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同时,探索构建生态特色产业知识图谱和产业大脑,“一县一品”创新特色信贷产品服务方案超40款,因地制宜支持地方生态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2025年上半年,重庆农商行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积极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担当,全面布局金融“五篇大文章”,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科技金融方面,该行精研产业链条构建产业图谱,科技贷款余额998.05亿元,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在绿色金融领域,绿色信贷余额802.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4.66亿元,积极支持了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的发展。
在普惠金融方面,为广大居民和小微企业提供了便捷的金融服务。通过打造“国补”“文旅”等金融场景,信用卡及消费贷款余额超1500亿元,增量规模居重庆首位。全面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478.46亿元,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获评最高级“一级”。
在养老金融方面,加快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特色产品,联动政府部门、链主企业、链属企业及机构等形成“多方协作联动、相互成就共赢”的养老金融生态。
在数字金融方面,积极融入金融“五篇大文章”“数字重庆”等国家和地方战略,保持金融科技投入稳步增长,全面提升需求研发效率及开发质量,强化信息安全保障,有力支撑全行产品、流程和服务创新,深化业技融合水平。
《银行家》排名创历史新高
将受益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报告期内,重庆农商行市场形象稳步提升,A股纳入沪深300指数,H股纳入MSCI指数,在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中排名第112位、较上年末提升7位,创历史新高,居全国农商行首位和西部银行首位。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加快推进以及重庆市经济的持续发展,重庆农商行迎来诸多发展机遇。
在未来的发展中,重庆农商行将通过坚守市场定位,继续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通过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成本控制,来提升盈利能力;通过持续强化风险管理,来确保资产质量的稳定;通过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来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积极探索创新业务模式,拓展多元化的收入来源渠道。
综上,重庆农商行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业绩的稳健增长和资产质量的总体稳定,未来有望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和积极的战略布局,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邹雨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