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在一片喧嚣声中,我们发现,争议的一大原因首先在于大众和商家对“预制菜”的理解不同。
在大多数消费者看来,冷冻、半成品、不是现炒现上的,那都是预制菜,而在西贝等连锁餐厅看来,它们的菜品虽然经过提前加工和冷链运输,但那是“中央厨房”,不算是“预制菜”。
这些餐厅之所以底气十足,是因为在最新的官方文件中,预制菜的定义被缩小了。
2024年,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预制菜的通知并做出解释:
首先,预制菜必须是“菜”:速冻饺子、肉夹馍、汉堡、便利店的鸡排饭等都是主食,所以不是预制菜;
其次,预制菜必须“预制”:净菜、水果、沙拉等也不属于预制菜;
最后,连锁餐厅中央厨房生产的半成品或成品菜,如果是给自家使用而不对外销售,也不是预制菜。
正因如此,西贝贾国龙才敢说:“按国家规定,我们没有一道是预制菜。”
尽管消费者本能拒绝餐厅使用预制菜或中央厨房,但预制时代早已悄然来临。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早在2021年,超过80%的连锁餐饮企业已经在使用中央厨房模式。近几年,全国各地也在出台政策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
从餐厅的角度看,中央厨房模式可以降低成本、统一标准、提高出餐速度,几乎是必然的选择。然而,重点是尽管大家都在用,但几乎没有哪家餐厅会主动宣传。
在消费者看来,无论“中央厨房”还是“预制菜”,怎么定义不重要,健康好吃、信息透明最重要。
如果明明是中央厨房半成品,却在菜单上当作现炒硬卖,那就是骗人。如果明明通过工业化生产降低了成本,却还标着高档餐厅的价格,那消费者就是冤大头。
从2013年至今,预制菜的市场规模已经成长了十倍以上,未来,不仅餐厅卖的可能是预制菜品,自家年夜饭的餐桌上摆的可能也是预制菜。
以后卖预制菜,就别再遮遮掩掩的了。
作者丨小山 设计丨小山 编辑丨赤耳
出品丨腾讯新闻 谷雨工作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