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菜、带孙子、跳广场舞,哪像个癌症患者?”2025年秋,68岁的赵阿姨提起自己的抗癌经历,语气里带着点“凡尔赛”。14年前确诊卵巢癌的她,如今不仅活着,还活得和普通人一样——这一切,要从2011年的一场手术说起。
2011年2月,赵阿姨总觉得小腹往下坠,饭量越来越小,体重一个多月掉了10斤。她起初以为是更年期闹的,直到新乡市中心医院的B超单上写着“卵巢囊肿”,才慌了神。
手术切除囊肿后,病理结果如惊雷炸响:右卵巢低分化腺癌,倾向浆液性囊腺癌。“医生说必须化疗,但她刚切了卵巢,身体虚得连床都下不来。”家属回忆,当时赵阿姨脸色蜡黄,说话都没力气,根本扛不住化疗的副作用,家人果断拒绝了后续化疗。
术后休养的日子里,赵阿姨总盯着电视看养生节目。有天,她刷到一则“中医药调理肿瘤”的报道,突然想起邻居张婶曾说“中药能帮着扶正气”。“要不试试?”她和家人商量,经多方打听,找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院长。
2011年4月15日,赵阿姨第一次走进希福中医。她记得当时的自己:“坐那儿都打晃,说话有气无力。”袁院长给她开了中药,叮嘱“按时吃,别着急”。
服药3个月后,赵阿姨能扶着楼梯慢慢上楼了;半年后,小腹坠胀的毛病轻了,能坐下来吃半碗热汤面;1年后复查,CT显示肿瘤没复发,她甚至能回单位帮着整理文件——2012年3月9日,她踩着轻快的步子回医院复诊,同事们都惊了:“你这哪像刚动过手术的?”
此后的12年里,赵阿姨雷打不动每月复诊、按时喝药。她不再把自己当“病人”:早上送孙子上学,下午去社区跳广场舞,周末帮女儿做饭。“前两年体检,大夫还说‘你这是带瘤生存的典范’。”她笑着说。
2024年4月26日,赵阿姨接到一个电话——她被邀请参加“郑州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龙年中国行”开封站活动。
活动当天,她穿着枣红色毛衣,和病友们一起逛清明上河园、尝开封灌汤包。“有个大姐说我比她还显年轻,我说‘哪啊,我就是个普通老太太,就是运气好点了’。”她回忆起那天的场景,眼里闪着光。
从2011年确诊到现在,14年过去。赵阿姨的生活里没有“抗癌大战”,只有一碗碗温热的中药、一次次定期的复查,和每天认真过的日子。正如她在活动分享时说的:“癌症不可怕,怕的是被它吓住。好好吃饭、好好吃药、好好活着,日子自然就顺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