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7 日,一则来自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公安局的通报,将曾经因《小兵张嘎》“嘎子哥” 一角家喻户晓的演员谢孟伟,推上舆论风口。通报明确显示,谢孟伟因违规行为被处以七日行政拘留。这本是一起严肃的法律事件,却因谢孟伟过往的争议经历,引发连锁反应 —— 不仅他本人的评论区被调侃声淹没,就连四年前与他有 “潘嘎之交” 的潘长江,也意外被牵连,社交平台评论区直接沦陷。这一事件不仅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折射出部分艺人在直播带货领域缺乏底线、忽视法律法规的现状。
01 警服直播引众怒:从争议亮相到行政拘留
谢孟伟此次被拘的导火索,源于 9 月 10 日的一场直播。当晚,36 岁的谢孟伟以一身特殊装扮亮相直播间,瞬间让在线观众陷入疑惑 —— 他身着的服装,虽未佩戴警号与胸徽,但肩章上的警徽图案、臂章上的 “警察” 字样清晰可见,明眼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人民警察制式服装。
直播画面中,谢孟伟并未对这身服装作出任何解释,反而像往常一样热情地与粉丝寒暄,语气轻松地分享日常。寒暄过后,他话锋一转,从身后拿出一款 “充电宝 + 随身 WiFi” 二合一产品,开始卖力推销。镜头前,他将产品功能吹得天花乱坠,一会儿强调 “便携耐用,适合出差”,一会儿又催促观众 “库存有限,赶紧下单”,完全未察觉这身服装与带货行为之间的违和感。
网友的质疑在评论区迅速蔓延:“嘎子哥怎么穿警服了?是转行当警察了吗?”“就算是警察,也不能穿警服直播带货吧?这不符合规定吧?” 面对质疑,谢孟伟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在镜头前抬高音量,声称自己正在拍摄一部 “省厅重点缉毒电影”,参与拍摄的演员都经过严格政审,“连公安部门都得配合我们的拍摄工作”,以此证明自己穿警服的合理性。当有网友持续追问 “为何穿警服带货” 时,他甚至失去耐心,爆了粗口,指责网友 “没事找事,就是想蹭他的流量”。
直播结束后,相关片段在社交平台疯狂传播,舆论压力呈几何级增长。越来越多的网友认为,谢孟伟的行为不仅违反了《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更损害了人民警察的形象,纷纷呼吁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在舆论压力下,9 月 13 日,谢孟伟终于在社交平台发布道歉声明,称身上的服装是 “剧组戏服,拍完戏后没来得及更换,并非故意违规”。
然而,这份道歉并未平息风波。声明中,谢孟伟话锋一转,开始指责部分网友 “使用 AI 技术或 P 图手段恶意传播不实内容”,声称事件影响扩大 “不完全是自己的错”。这种 “避重就轻” 的道歉态度,彻底激怒了网友,更多人加入到 “要求彻查” 的行列中。最终,9 月 17 日晚,耿马县公安局发布通报,认定谢孟伟 “非法穿着人民警察制式服装,扰乱公共秩序”,对其处以七日行政拘留。
02 舆论狂欢:谢孟伟评论区沦陷,调侃声不绝
警方通报发布后,“谢孟伟被行政拘留” 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首,阅读量在 24 小时内突破 5 亿,讨论量超过 300 万。网友们的调侃与嘲讽,让谢孟伟的社交平台评论区彻底沦陷。
“嘎子有难,八方点赞” 成为评论区的高频留言,有网友幽默地表示:“嘎子这是故意进去的吧?刚好能躲掉七天无理由退货,算盘打得真响。” 还有人结合他过往卖假酒的经历,阴阳道:“进去住七天正好养养精神,出来还能赶上中秋节卖假酒,说不定还能整个‘狱后限定款’。” 更有网友直接点名要 “9 块 9 的 XO”,调侃道:“嘎子的酒从来不会醉人,毕竟酒精含量可能还没饮料高,还是他对大家好。”
这些调侃并非无的放矢,而是源于谢孟伟近年来在直播带货领域的诸多争议。除了此次的警服事件,他最受诟病的便是 “卖假酒”—— 此前,他曾在直播间推销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声称 “厂家直供,价格优惠”,但随后被市场监管总局通报,这些酒均为 “贴牌假货”,不仅口感与正品差距大,甚至部分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此事让他的口碑一落千丈,“嘎子卖假酒” 也成了网友调侃的固定梗。
面对网友的调侃,谢孟伟并未作出任何回应 —— 此时的他已被执行行政拘留,社交平台处于停更状态。而他的团队也未发布任何声明,任由舆论发酵。这种 “沉默” 的态度,反而让更多网友加入到讨论中,甚至有人开始整理他过往的争议事件,制作成 “嘎子翻车合集” 在网络上传播。
03 意外牵连:潘长江躺枪,“潘嘎之交” 再被提起
谢孟伟被拘事件中,最意外的 “受害者” 当属潘长江。随着 “谢孟伟被拘” 话题的升温,四年前的 “潘嘎之交” 再次被网友翻出,潘长江的社交平台评论区也随之沦陷。
“潘叔,快劝劝嘎子吧!当年你说他把握不住,他偏不听,现在真把自己‘把握’进局子了!”“潘嘎之交永流传,现在嘎子进去了,潘叔你可得稳住啊!”“建议把‘潘嘎之交’写进成语字典,解释就是‘前辈假意劝晚辈,实则为自己抢机会’。” 类似的留言在潘长江的评论区刷屏,甚至有网友将两人过往的互动片段剪辑成视频,配上 “天道好轮回” 的文案,在短视频平台广泛传播。
“潘嘎之交” 的渊源要追溯到 2021 年。当时,谢孟伟因卖假酒口碑崩塌,潘长江以 “长辈” 身份在直播中连线谢孟伟,语重心长地劝说道:“网上的东西都是虚拟的,我怕你把握不住啊孩子,这里水太深,你还太年轻。” 直播中,谢孟伟被说得声泪俱下,当场承诺 “以后再也不卖酒了”。然而,戏剧性的是,仅仅过了一个月,潘长江便开启了自己的 “卖酒直播”,不仅推销的酒品与谢孟伟此前的品类相似,甚至部分产品的价格与宣传话术都高度雷同。网友将两人的行为对比,创造出 “潘嘎之交” 一词,用来讽刺这种 “表面劝诫、实则抢市场” 的行为。
此次谢孟伟被拘,让 “潘嘎之交” 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尽管潘长江早已停止卖酒,且此次事件与他并无直接关联,但网友仍不愿放过这个 “玩梗” 的机会。面对汹涌的舆论,潘长江团队未作出任何回应,只是默默关闭了部分社交平台的评论功能。
事实上,潘长江近年来也因 “卖酒” 饱受争议。此前,有网友质疑他推销的酒品 “价格虚高”“品质存疑”,甚至有传言称他 “声称认识茅台董事长,能拿到内部价”。对此,潘长江曾多次澄清,称 “从未说过认识茅台董事长,是有人伪造信息打虚假广告”,还表示 “自己老婆曾被 AI 生成的假广告欺骗,买了劣质膏药”,呼吁网友 “不要轻信网上的不实信息”。
就在谢孟伟被拘前 4 天,潘长江还发布了一段与女儿潘阳的互动视频。视频中,潘阳提到 “有网友建议让爸爸把卖过的酒拿出来喝点”,潘长江立刻激动地回应:“大家都说我卖的是假酒,可要是假酒,喝了肯定会出事啊!清者自清,我要是真有问题,还能坐在这里录视频吗?” 这番澄清在当时就未获得网友认可,如今结合谢孟伟的事件,更有人翻出释永信的案例反驳:“几年前释永信也说‘自己有问题早出事了’,结果今年 7 月还是被查了,官方通报都下了好几次,这种澄清根本没用。”
04 行业警示:艺人带货需守底线,无视法规终翻车
谢孟伟穿警服直播被拘事件,并非个例,而是部分艺人在直播带货领域 “唯流量论”“唯利益论” 的缩影。近年来,随着直播带货行业的火爆,越来越多的艺人涌入这一领域,但部分人缺乏对法律法规的敬畏、对消费者的尊重,导致 “翻车” 事件频发 —— 有的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有的售卖假货,损害消费者权益;有的甚至利用自身名气,进行违规营销,挑战法律与道德的底线。
谢孟伟的案例,给所有艺人与网红敲响了警钟。根据《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生产、买卖、穿着和佩戴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违者将面临治安管理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追究刑事责任。谢孟伟作为公众人物,理应比普通人更清楚法律法规的边界,却因 “图方便”“博眼球” 无视规定,最终付出了被行政拘留的代价。
更值得关注的是,谢孟伟在事件发酵过程中的态度 —— 从最初的拒不认错,到后来的避重就轻道歉,再到指责网友,始终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种 “缺乏敬畏心” 的态度,不仅让他失去了网友的信任,更让 “嘎子哥” 这一曾经充满正能量的童年形象彻底崩塌。
此次事件也让 “艺人直播带货如何规范” 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有网友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艺人直播带货的监管,建立 “黑名单制度”,对违规艺人实行 “行业禁入”;也有人认为,艺人自身应提高法律意识与道德素养,珍惜自己的公众形象,不要为了短期利益透支口碑;还有人呼吁平台加强审核责任,对直播内容、主播行为进行严格把控,从源头杜绝违规行为。
目前,谢孟伟的行政拘留仍在执行中,其拥有 1000 多万粉丝的直播账号已被平台暂时封禁。未来他能否恢复直播、“嘎子哥” 的形象能否挽回,仍是未知数。而潘长江虽未受到直接处罚,但 “潘嘎之交” 的标签与此次的舆论风波,也让他的公众形象再次受损。
对于整个直播带货行业而言,谢孟伟的事件应成为一次深刻的教训 —— 法律法规是不可触碰的红线,消费者的信任是不可透支的财富。无论是艺人还是网红,只有坚守底线、诚信经营,才能在行业中长久立足;若一味追求流量与利益,无视法律与道德,最终只会像谢孟伟一样,落得 “翻车” 的下场。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艺人直播带货的规范问题。相关部门是否会出台更严格的监管政策,平台是否会加强审核力度,艺人是否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带货行为,这些都将影响未来直播带货行业的发展方向。而谢孟伟与潘长江的故事,也将成为行业发展过程中,一段难以被遗忘的 “警示案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