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又“稻”丰收季 桅子湾村绿色“零添加”稻米飘香

0
分享至


收割稻谷。雁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金秋九月,资阳市雁江区小院镇桅子湾村迎来丰收季,“零添加”生态稻虾米产销两旺,农户正抢抓农时,收割、晾晒水稻,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9月15日一大早,雁江区小院镇桅子湾村沐浴在温暖的晨光中。村里的晒坝上,金灿灿的稻谷铺陈如毯,风一吹,清甜的稻香混着泥土的清新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这丰收的气息。

田间更热闹,沉甸甸的稻穗饱满低垂,把稻秆压得弯了腰,风起时便漾起层层金色稻浪。种植大户李能齐正驾驶着小型收割机穿梭在田间,金黄的稻谷不断卷入机身,奏响了金秋丰收曲——这些稻谷晾晒后将脱壳包装,化身为备受青睐的“生态稻虾米”,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丰收的背后,是桅子湾村稻虾共作产业的蓬勃活力。“我们的稻虾米采用‘零添加’模式,不打农药、不下肥料,绿色生态口感佳!”李能齐停下手头的活算起账:今年打理200亩稻虾田,水稻亩产800斤、稻米单价5元/斤,小龙虾亩产200斤、均价近20元/斤,这种“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模式,让荒地变成了“聚宝盆”。

这样的丰收,源于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的科学谋划。桅子湾村驻村第一书记詹梅称,2023年9月工作队到村后,用3个月时间做入户调研,结合村情制定产业布局与发展目标。如今,稻虾产业已成标杆:通过订单农业和消费帮扶,今年稻虾米未收,雁江区卫生健康系统就订单式采购了3万斤,剩余还将通过电商销售1万斤,总产值达20万元。

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节节高,2023年9.3万元、2024年26万元,2025年预计达34万元。“下一步,我们将提质扩面,注册生态稻虾米商标、申请绿色认证,同时改良柑橘品种、完善集体经济运营模式,让乡村更美更强。”詹梅的计划透着实干底气。

桅子湾村的成功,正成为小院镇农业现代化的样板。“我们主要聚焦柑橘和稻虾两大特色品牌来发展产业,计划用3-5年时间把生态‘稻虾米’做成一张金字招牌。”小院镇党委书记陈晓波表示,全镇坚决贯彻落实区委“三化联动”发展,以桅子湾村为核心,辐射带动濛溪河沿岸村抱团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

金色稻浪映照丰收喜悦,绿色产业绘就振兴画卷。随着稻虾产业的提质扩面,小院镇也将从“一村丰收”迈向“多村共富”,让生态好米走出田间,走进更多消费者的餐桌。(周希、陶思懿、李梅、王仲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38564文章数 2005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