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农资行业正处于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时期。从厂家到经销商,无论是大田区还是经作区,从业者们普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整个行业仿佛陷入了一片泥沼,艰难前行。
一、行业困境尽显:多重困境撕裂传统农资生态
1. 种植端:积极性跌入冰点
北方玉米价格持续低迷:东北地区种植户农资预算削减30%,“除草剂能用国产绝不用进口,能少打一遍绝不多喷”成普遍心态。
南方水稻减产还降价:去年水稻整体减产,收购价格还低,今年又碰上春播干旱,导致很多种植户积极性都不高。
经济作物溢价失灵:柑橘、苹果等价格波动加剧,农户对高价产品抵触情绪蔓延,转而追求“保本式投入”。
2. 渠道端:价格战血洗利润
大零售模式异军突起:“把农资价格打下来”的口号喊得震天响,然而这背后却是行业内卷的残酷现实。
肥料倒挂怪象:原材料硫磺同比上涨40%,但终端复合肥价格反降15%,经销商毛利率跌破3%。
农药清仓乱局:厂家临期产品贴钱甩卖(如杀菌剂吨价从4.2万跳水至2.8万),渠道库存周转率下降22%。
3. 竞争端:跨界者重塑规则
国企降维打击:供销社依托政策补贴+统购统销,以成本价冲击市场(如15-15-15硫基复合肥料直接按2700元/吨送到种植户门口)。
外行“打劫”渠道:农产品加工企业自建农资链,广西蔗糖厂免费提供药肥捆绑甘蔗收购,截流50%传统经销商客户。
电商革命:价格透明化绞杀,拼多多/抖音农资店销量同比增长300%,同款农药线上价比线下低30%,倒逼传统渠道跟降。
自媒体博主带货:很多自媒体博主通过技术或农业信息分享引流种植户,再帮助农资企业宣传、带货,抢走了很多传统渠道客户。
关注生物有机肥行业前沿资讯/最新热点,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来源:植营说 老王
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电话:0311-89183396
编辑/责编:张亚静
监制:张博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