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号0点,法考客观题成绩公布。
没想到这个时间点,朋友圈里还有人发法考成绩,有意思的是,一眼望去,好多都是做造价的。
做商务的、搞审计的、做咨询的……这些人平时跟合同条款、工程量清单打交道,怎么突然都去考法律职业资格了?
我愣了一下,然后笑了。这年头,谁还没个“其他技能”呢。
你说这是为未来铺路?还是打算彻底转型?
说不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好多人都在动。
造价行业不是不行了,是它正在变。项目越来越少,要求越来越高,钱越来越难赚。以前靠算量套价就能吃得很香,现在还得懂法律、会谈判、能融投资、甚至还得具备数字化能力。
有的人是被逼的。行业卷得厉害,不学点新东西,就怕哪天被淘汰了。
有的人是主动的。早就看明白了,单一技能撑不起整个职业生涯,造价+法律,才是未来争议解决、工程仲裁、合规风控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还有的人,可能只是“不想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多个证,多条路,心里不慌。
你说这是焦虑吗?是,也不是。
说焦虑,是因为行业确实没以前好做了。项目周期拉长、利润率下降、甲方要求越来越高,传统造价咨询的业务模式正在被挑战。
说不焦虑,是因为这群人没有坐着抱怨。他们在动,在学,在考,在找出路。
这其实是一种很积极的信号——造价人不再局限于“造价”,而是在拓展自己的边界。
造价+法律,造价+财务,造价+自媒体……复合型人才,才是接下来的需求主流。
所以你说,身处造价行业的人都在找出路吗?
是,但找的不是逃离的路,而是突破的路。
他们不是在放弃造价,而是在重新定义自己的职业价值。
就像那天凌晨,一个朋友在朋友圈写的:“过了法考客观题,明年主观题继续。不为转行,只为更好地做造价。”
这大概就是最好的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