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年前,意大利诗人但丁以一万四千多行的滚烫长诗《神曲》勾勒出人类灵魂追寻爱与信仰的浩瀚之旅,如今它首次以音乐剧形式登陆上海,它将如何跨越七个世纪的时空,在舞台上绽放新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作为中意建交五十五周年的献礼之作,意大利原版音乐剧《神曲》将自意大利诗人但丁·阿利吉耶里于十四世纪创作的同名史诗巨著搬上舞台,再现了主人公但丁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与早逝的恋人贝亚特丽齐的引领下,穿越地狱、炼狱与天堂三界,最终走向爱与救赎的壮阔旅程。尤为动人的是,剧中的但丁被作为一个真实的“人”来进行刻画,他的迷惘和困境,如同一面镜子,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在这场远行中,清晰地照见自己。
以歌剧艺术闻名世界的意大利,此番带来的音乐剧《神曲》在音乐设计上展现出令人惊喜的创意,既有歌剧的古典韵味,又融入了多元音乐风格的创新表达。当吟唱声响起,语言的壁垒于旋律中悄然消融,您会在不知不觉间沉浸于一场直抵心灵的听觉体验。
除了超高水准的演唱,音乐剧《神曲》更以极具震撼力的视觉艺术构建出一个奇幻世界。通过机械装置与3D动态投影技术的融合,烈焰奔涌的地狱、光影交错的炼狱、与光辉圣洁的天堂得以立体呈现,让人仿佛走入但丁的诗行,与他一同穿越漫漫长夜,抵达那片璀璨的繁星之境。
如果说音乐与舞美设计勾勒出音乐剧《神曲》的外在形态,那么它真正的内核始终扎根于但丁、维吉尔与贝亚特丽齐之间深厚的精神联结。剧中但丁的引路人维吉尔一角,更是由本剧导演亲自饰演,使这段穿越三界的史诗之旅多了一层艺术与现实映照的意味。
七百年前,《神曲》所叩问的,依然是当今时代最深刻的命题之一,当人在苦难与迷惘中徘徊,该如何穿越内心的黑夜,最终抵达救赎之光?意大利原版音乐剧《神曲》即将在杭州完成本轮全国巡演,让我们在剧场中,开启一段向内行走的旅程,黑暗之中或许光就在回望之处。
编辑: 霍慧娴
责编: 鱼瑞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