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的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内,晨光微露之际,施工总指挥的指令就掷地有声:“好,开始浇筑!”话音刚落,罐装机械轰鸣着机械臂,将水泥料灌入基桩,灰白色的浆液顺着管道匀速流淌,精准填满作业空间。每个基桩约5平方米,由方木规整围合,内部捆扎着垂直于地面的钢筋团;十多个基桩整齐排布,共同构成了一片开阔的大基坑。随着水泥持续注入,身着黄色工装、头戴黄色安全帽的工人们迅速就位,手握振捣器在基坑间灵活穿梭——他们弓身抚平溢出的水泥,又俯身压实缝隙,直到方木基坑被混凝土逐步填满。这热火朝天的场景,正是原能红芯一期项目首灌混凝土浇筑的建设现场。
时间回溯到今年3月21日,自贡市氟硅新材料产业链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现场,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与沿滩牵手,落地原能红芯(四川)新材料有限公司特种氟化物新材料建设项目。在当前国际形势严峻、西方技术封锁持续的背景下,该项目聚焦氟化工核心领域,攻克了高纯三氟化氯等关键“卡脖子”技术,多项成果成功填补国内空白,稳稳扛起了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
而项目核心产品的稀缺性,不仅让企业对发展充满信心,更点燃了全员动工的高涨热情;技术层面的硬实力,则直接转化为项目建设的“加速度”。“开工即冲刺!”这句口号不是空泛的承诺,而是实打实的行动——从项目拿地,到完成施工许可证办理,再到启动混凝土浇筑,全程仅用40天。这40天的紧锣密鼓、快马加鞭,不仅刷新了川南新材料园区项目建设的纪录,更彰显了园区精准做好配套服务保障的坚实成效。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一期总投入2.45亿元,占地规模达100亩,将建年产50吨高纯三氟化氯和年产30吨高纯氟氮混合气产业化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亿元,年税收约1000万元,还能提供50个稳定就业岗位。”
这样的“突破型项目”,正在沿滩区形成集群效应。近年来,沿滩区锚定氟硅新材料赛道,围绕“补链、强链、延链”精准招商,中国中化、中核集团、福建永晶等“国家队”和行业龙头相继入驻,初步构建起了从基础原料到高端氟材料的完整产业链。随着“三年满园”行动深入推进,沿滩正加速向“2030年产值突破500亿元”的目标迈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熊丹 汤宇杰)
来源:沿滩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