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每日幸运签#
9 月 18 日,浙江杭州的李先生在外面餐厅吃饭时,遭遇了一件让他恶心又后怕的事。他点的炒茄子吃到一半,突然嚼到硬物,吐出来一看,竟然是两颗假牙套。李先生当即找餐厅理论,要求按照《食品安全法》进行赔偿,但餐厅的回应让事情陷入了僵局。
![]()
餐厅方面很快进行了内部自查,查遍了后厨所有厨师和服务人员,确认没人佩戴假牙套。面对李先生的赔偿要求,餐厅表示无法接受,已经申请警方介入调查,希望能查清牙套的来源。目前,警方还在调查中,没有给出明确结论。
这事一传开,网友们的讨论立刻炸开了锅。有人用玩笑话缓解尴尬,说这菜名可以叫 “茄子炒牙套”,够硬核。还有人开起了脑洞,调侃道要是两颗大金牙,食客说不定就不会声张了。但更多人在纠结真相。
![]()
也有网友提出疑问,假牙套不是小物件,怎么会平白无故掉进菜里,会不会是有人故意带进去碰瓷的?还有人觉得,餐厅后厨管理肯定有漏洞,就算不是员工的,食材处理、烹饪过程中也可能混入异物。
餐饮行业中出现异物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假牙套这类物品确实较为罕见。正常情况下,餐厅后厨应该严格遵守卫生规范,包括员工穿戴整齐、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假牙套如果来自后厨人员,很可能是在操作过程中意外脱落。
也有观点认为,不排除其他可能性,比如食材供应链环节出现问题,或者甚至可能是顾客自身行为。在没有调查结果之前,各种可能性都应该被考虑。
消费者遇到食品中混有异物的情况,有权要求赔偿,一般是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不足一千元的按一千元算。餐厅的自查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免责依据,警方介入后,可能会通过查看后厨监控、调查牙套的归属等方式找到真相。
![]()
其实,不管真相是餐厅管理疏漏还是有人故意为之,这件事都给所有餐饮商家提了个醒。食品安全无小事,后厨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食材处理、烹饪过程、人员管理,任何一个地方出问题,都可能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和信任。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遇到这种情况要保留好证据,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目前,大家都在等警方的调查结论,想知道这两颗假牙套到底是怎么出现在炒茄子里的。但无论结果如何,这件事已经让不少人对在外就餐的食品安全多了一份警惕,毕竟谁也不想在饭菜里吃到这种 “硬核” 异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