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农牧企业在银行贷款4000万元逾期未还,法院强制执行时猛然发现:企业质押给银行的800吨“牛羊肉”竟是注水鸭肉。
这起离奇的骗贷案,发生在内蒙古绿色大地农牧业有限公司(下称“绿色公司”),涉事银行为锡林浩特农村合作银行(下称“锡林浩特农合行”)。近日,《华夏时报》记者从两位知情人士处获悉,绿色公司法定代表人胡国栋,因犯骗取贷款罪、合同诈骗罪,历经一审、二审后,数月前已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
相关裁判文书显示,该案给锡林浩特农合行造成损失逾3980万元。而在合同诈骗罪方面,胡国栋被认定在公司严重资不抵债的情况下,骗取牧民的牛羊进行屠宰销售,造成70多名被害人财产损失共计1600余万元无法追回。
记者注意到,绿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胡国栋本人是阿巴嘎旗第十五届人大代表,还曾被评为锡林郭勒盟全盟劳动模范。
绿色公司多年来热衷公益事业,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名单,为当地社会经济和民生事业做出贡献。
是非成败转头空。这样一家地方明星企业,究竟何以沦落至此?
01
鸭肉冒充牛羊肉质押贷款
2025年8月31日,绿色公司的厂区及屠宰设备和冷冻设备等资产,在阿里法拍平台上为期60天的变卖结束。这些资产两年来已六次进行法拍,价格从2313万元降至1769.8万元,但这次变卖依然无人问津。
公开资料显示,绿色公司坐落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天然草原、水草丰美的阿巴嘎旗,以牛羊肉类屠宰、精深加工、储藏、销售为一体,拥有清真牛羊屠宰生产线各一条,冷藏能力两千余吨,每年可生产加工羊30万只、牛5000头,牛羊肉产品及副产品6000余吨。
企业赖以生存的主要资产被拍卖背后,绿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胡国栋,在公司资金链断裂后,深陷骗取贷款、合同诈骗案,如今已身陷囹圄。
记者获得的一审判决书显示,2018年,胡国栋了解到锡林浩特农村合作银行推出了“仓融通”信贷业务,该业务需要有质押物作为抵押,由监管公司进行监管。2019年胡国栋需要贷款支付收购牛羊款,于是开始以他人或自己名义在该银行多次贷款,并以牛羊肉作为质押物。
2023年前后,胡国栋在锡林浩特农合行贷款超4000万元逾期未还,被银行方面诉至法院。然而,经过调解,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却发现胡国栋提供的质押物中存在大量注水鸭肉,该注水鸭肉经过了加工包装,均贴有牛羊肉检验合格标签,经核实注水鸭肉数量为808.74吨。另外,牛羊肉制品仅有大约65吨。
绿色公司抵押的牛羊肉如何变成了鸭肉?裁判文书透露,在循环贷款过程中,绿色公司因为资金紧张,将一部分质押物卖了后用于支付货款,导致冷冻肉库存不足。为了应对监管公司核查,胡国栋多次从山东购入大量鸭肉,放入标有精选羔羊肉的包装盒后存于冷库。
02
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骗贷之外,胡国栋还被认定犯合同诈骗罪,尽管其本人拒不认可。
公诉机关指控,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被告人胡国栋经营的绿色公司持续亏损,欠债5700多万元,已无力履行债务,严重资不抵债的情况下,仍然虚构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牛羊肉和延期付款有延期补贴为由,吸引牧民和经销商向其销售牲畜。
据统计,胡国栋以此方式骗取张某某、新某某等74名被害人的牛羊进行屠宰销售,收购金额合计约为2030万元,但将骗取的牛羊肉销售后未按约定支付牛羊款,案发时造成各被害人财产损失共计约1690万元无法追回。
胡国栋在供述中称:“赊购这种情况2016年开始经营冷库就存在,不是我们一家企业这样,没有非法占有目的。”
2025年9月5日,胡国栋的一位亲属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大致在今年年初,胡国栋二审被维持判处15年刑期,目前未进行申诉。在他看来,虽然胡国栋一直不认罪,但难以改变结局,主要是因为欠款太多了。“咋定罪?定的年数少了,银行那边不行、牧民也不行,闹腾的不行。现在定了15年,都不吱声了。”他无奈地说。
PREVIOUS RECOMMENDATIONS
01
02
03
创作声明:
来源:节选自华夏时报
扫码添加微信,欢迎爆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