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工人日报》刊发文章《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确保就业有渠道、有组织、有依靠 黔东南州40万劳动力端稳大湾区饭碗》,报道了贵州黔东南与广东省加强协作联动,通过劳务对接交流、联合招聘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促进劳动力输出和转移就业。具体报道如下:
“我之前接触过电工,通过培训又学到了更多知识,取得了合格证书,政府部门还帮我们安排工作,免费送到公司上班,真好!”9月15日,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务工人员陆颖干对记者说。今年4月,陆颖干在参加完榕江县电工定向培训班后,和其他12名电工学员一起到位于广东的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就业,迈出了职业生涯的重要一步。
作为黔东南人外出就业核心地,广东省目前已吸纳该州40余万劳动力,其中佛山市吸纳约4万人。近年来,黔东南统筹力量,在广东建立22个劳务协作站,分布于佛山、深圳、潮州等地,形成涵盖稳岗就业、权益维护、技能培训等于一体的服务体系。
据介绍,黔东南州制定《黔东南州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高质量发展十条扶持政策措施》,明确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一次性稳岗补助、吸纳就业补助、组织输出跟踪就业服务补助等促进就业支持政策,构建对劳动力转移就业、企业吸纳就业、平台促进就业进行补助的政策支持体系。2024年来,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黔东南州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满3个月以上达8.34万人;在州内建成“一县一企”“一县多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41个,吸纳就业6900余人。
黎平县佛黔协作产业园,工人在加工生产
为加强与广东佛山的协作联动,黔东南州通过劳务对接交流、联合招聘活动、召开协作联席会议、有组织劳务输出等方式,促进劳动力输出和转移就业。此外,黔东南州筹集返岗服务资金,采取“州级示范、县市推进”的方式,通过返岗就业专列专车、一次性返岗补贴等方式“点对点”组织农村劳动力返岗就业。
在劳务品牌建设方面,围绕“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大培训工程,黔东南州推行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联合实施“三项工程”培训。大力推进中式烹调师与“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在培训师资、培训内容和评价考核上互融互通,培训后发放专项证书。采取“黔东南有基础技能的劳动力+东部培训内容标准+技能证书+东部就业”的模式,开展与企业需求、市场需求、就业需求紧密相关的“佛山订单班”技能培训,培训后输送到佛山等地就业。
同时,通过组织湾区体验活动、优秀脱贫家庭学生到佛山技师学院就读、黔东南技师学院师生赴佛山开展技能大赛集训等活动,推动技能提升和促进有效就业。据介绍,2024年以来,黔东南州与佛山联合开展“三项工程”“订单班”培训4900余人次,培训后取得专项证书1500余人。
黔东南州2025年高校毕业生湾区体验活动
据黔东南州驻佛山劳务协作站副站长韦杰胜介绍,2024年,黔东南州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促进新增赴粤就业超2.49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72万人,越来越多群众通过转移就业过上了红火的日子。如今,黔东南州正通过“培养能人带就业、提升技能保就业、强化服务稳就业”组合拳,确保劳动力“出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端稳大湾区的就业饭碗。
在维权帮扶工作中,黔东南州驻广东各地市劳务协作站引入律师维权服务机制,实现维权零距离。今年5月,黔东南州驻佛山市南海区劳务协作工作站与广东一家律师事务所达成合作,挂牌成立“贵州黔东南凯里市、丹寨县、麻江县、从江县、榕江县驻佛山市南海区劳务协作工作站法律咨询及维权中心”,为黔籍务工人员在合同纠纷、工资拖欠、工伤赔付等常见法律问题上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及纠纷调解等服务,助力他们在外安心工作、稳定就业。
根据计划,2025年黔东南州将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促进黔东南州农村劳动力(含脱贫劳动力)在广东稳定就业不低于3.7万人,其中新增稳定就业不低于2万人。近期,贵州省驻佛山市劳务协作分站及各片区工作站积极深入企业开展走访慰问工作,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员工收入等情况,关注黔籍务工人员稳定就业,并做好黔籍务工群众稳岗就业等服务工作,实现企业用工与员工就业双赢。
来源 工人日报
编辑 陈美伊
二审 杨韬
三审 田旻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