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白发转黑”为诱饵,部分商家正在互联网世界编织一张庞大而隐秘的欺诈之网:剧本化的短视频、虚构的专家人设、伪造的打卡记录、盗用的特妆批号、张冠李戴的专利证书……这些充斥于直播间、号称“黑发神器”的产品,凭借精心设计的话术,正大肆收割被白发困扰的消费者。
调查发现,这类产品的营销手段高度雷同:先是投放极具煽动性的引流内容——有的模仿新闻节目制造权威假象,有的搭建“实验室场景”营造科技背景,有的搬出“博士”“教授”等虚假人设骗取信任。进入直播间,主播们更是以“七日白发转黑”“已帮助三亿人”“一次使用维持几十年”等夸张话术,辅以“最后库存”“即将涨价”的逼单套路,不断刺激消费者冲动下单。
它们常打着“千年古方”“专利菌株”等看似专业的旗号,实则大多只是普通食品、日化品或化妆品,不具备让白发变黑的功能。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宣称“无毒副作用”的“黑发产品”,甚至被检出含有硝酸银等重金属成分,一旦使用会给消费者人身健康带来不同程度危害。
这类虚假营销不仅直接侵害消费者的财产权益,更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电商生态的公信力。当造假成本低于诚信经营,当套路营销冲垮诚信底线,真正优质的产品会难以突围。久而久之,整个行业将在失信中逐渐萎缩。
应该看到,黑发市场的乱象背后,折射出消费者对健康美丽的真实渴望与未被满足需求的矛盾。在加强行业治理与消费教育的同时,市场亟须从单纯的营销战,转向提供覆盖预防、调理、养护全周期的专业解决方案。
整治乱象,必须多方合力、重拳出击。网络平台应强化审核机制,推行直播间资质与信用信息公开,强制标明产品成分与实际功效,杜绝模糊和虚假宣传;监管部门须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实现跨平台协同治理,对欺诈行为坚决零容忍、严处罚。
医学专家一再强调:除极少数特定情况外,遗传性与老年性白发目前在医学上仍难以逆转,目前还没发现“七天白转黑”的神奇产品。消费者应保持理性与健康心态,不必为白发焦虑,更不可轻信毫无科学依据的营销承诺。
还黑发市场一个清白,不仅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必然要求,更是重建市场信任、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步。唯有撕下虚假面具、戳破虚假营销泡沫,才能让诚信企业公平竞争,让消费者放心选择,让市场回归真正以品质和价值说话的健康生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