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人民网 程明辉摄
人民网郑州9月19日电 (程明辉)9月17日,河南省召开归国援外医疗队总结暨新队组建工作会,62名援外医疗队员载誉归来。他们分别为第25批援埃塞俄比亚、赞比亚中国医疗队和第17批援厄立特里亚中国医疗队队员。
一年多来,3支医疗队克服当地医疗条件有限、疾病防控压力大等难题,交出亮眼“成绩单”,累计接诊患者13万人次、完成手术6000余台、开展巡诊义诊及学术交流百次、带教当地医务人员近千人,成为受援国群众健康“守护者”。
各医疗队凭借精湛医术,不断突破当地医疗技术瓶颈。第25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指导受援医院开展20余项新技术,填补了当地多项医疗空白,在“2025年联合国中文日庆祝活动”现场,队员们展示的中医穴位针(艾)灸技术,让中医药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第25批援赞比亚中国医疗队同样成果丰硕,开展20多项开拓性治疗技术,获赞比亚政府五一劳动奖杯;第17批援厄立特里亚医疗队从零起步完成百例腹腔镜手术,以“中国速度”和“中国温度”创下受援医院的技术里程碑。
医疗队队员们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赢得了受援国各界及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他们累计收获锦旗、奖牌60余件,中国驻受援国大使馆先后向国家和河南省发来感谢信10余封。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以来,河南省在援外医疗领域持续深耕,已帮助3个受援国建成9个专科诊疗中心,并开展2个培训项目。其中,中国创伤治疗中心、中赞腔镜中心、中厄支气管镜中心等自开诊以来,累计救治患者2万余人次、实施手术9500余台,还在受援国开展了多例“首例”手术,让河南技术、理念落地生根。
当天的会议中,第25批援埃塞俄比亚、赞比亚中国医疗队和第17批援厄立特里亚中国医疗队分别进行了工作述职,各派员单位进行了工作汇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安排部署了第27批援埃塞俄比亚、赞比亚中国医疗队和第19批援厄立特里亚中国医疗队组建工作。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红乐表示,援外医疗是我国国际合作和对外交往的一块“金字招牌”,全系统要选优配强队员,不断创新援助模式,持续深化与受援国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远程医疗、公共卫生、中医药等方面的合作,推动援外工作从发展援助逐步向发展合作升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