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些人眼睛看不见,心也是瞎的!
在全国仅有400只导盲犬的情况下,一对盲人夫妇却带着一只导盲犬爬泰山、引流、捞钱,当真相被曝光后,基地宣布会立刻收回导盲犬,夫妻俩口碑形象尽毁。
如今又被扒出他们家里居然还有一只导盲犬,不敢想象,这两只尽忠职守的导盲犬这些年来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折磨......
盲人爬泰山是假,博流量是真
9月17日,山东泰安,雨夜,泰山台阶湿滑、山风凛冽,就连普通登山者都要步步谨慎,却有一对盲人夫妻执意向上攀登。
他们手持登山杖,身旁是一只五岁的拉布拉多导盲犬芬迪。起初,周围游客投去的是敬佩目光,有人拍照、有人鼓励,盲人登山,听起来确实很勇敢。
但很快,画面开始变味,雨水顺着狗毛往下滴,芬迪越走越慢,喘气声越来越重,甚至一度停在台阶中间不肯动。
而它的女主人,非但没有停下,反而用登山杖不断敲打它的腿,语气严厉地催促“走啊!”
他们给自己穿上雨衣,却让导盲犬全程淋雨;中途休息时,两人仰头喝水,芬迪趴在滚烫的石板上喘气,一口水都没喝上。
这些画面被其他游客拍下传到了网上,瞬间引起了网友们的高度关注。
一开始的那层“励志滤镜”彻底碎了,人们看清的不是勇气,是自私;不是挑战,是虐待。
更令人愕然的是,这对夫妻根本不是第一次这么做,有网友迅速扒出他们的社交账号,名字就叫“导盲犬芬迪”,内容清一色是他们带着狗“征服”各大景点的:爬香山、登长城、逛圆明园,甚至“看”无障碍电影。
文案总是以狗的口吻写着“超开心!”“又一次挑战成功!”,而里的芬迪却一次比一次疲惫,眼神黯淡,步伐沉重。
真相被曝光,盲人夫妇滤镜碎了一地
讽刺的是,这位女士被曝出其实是一名从业八年的按摩师,店里评价中还有人提到“她家导盲犬特别听话”。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有细心网友发现,她家里居然还有第二只导盲犬,一只黑色的拉布拉多。
要知道,全中国现役导盲犬仅400只左右,而视障人士约有1700万,每只导盲犬的培养成本超过20万,它们不是宠物,是视障群体“最珍贵的眼睛”。
而这对夫妻,一人占一只,却把它们当成拍、博流量的工具。
事件持续发酵,大批网友涌入大连导盲犬基地的账号下留言,要求他们介入、收回芬迪。基地反应迅速,9月18日就发出声明:已决定暂停这对夫妻使用导盲犬的资格,并将派专人专车接芬迪回基地健康评估和休养。
消息一出,很多人松了口气,但愤怒没停,另一只黑色的导盲犬呢?它是否也正经历着同样的命运?明明有更安全、更人道的登山方式(比如请导游使用导盲杆),为什么非要拖着狗上去?说穿了,不是因为“梦想”,而是因为“流量”。
他们真正在爬的不是山,是流量堆成的阶梯;他们真正想要的不是日出,是镜头前的关注和变现。
可惜,这条路选错了,导盲犬不是登山装备,更不是剧情道具,它们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工作犬,使命是保障使用者日常出行的安全,而不是用来拍段子、立人设、赚同情。
这件事最让人痛心的,不只是他们对狗的冷漠,更是对稀缺社会资源的滥用和浪费,那么多视障人士排队数年等不到一只导盲犬,而有些人却一人独占两只,还毫不珍惜。这不是无知,是贪婪;不是励志,是自私。
结语
好在,网络的力量这一次没有缺席,芬迪被解救,基地回应及时,公众的关注也没有停留在情绪发泄,而是指向了更深层的监督与反思,但我们仍要问:如果没有被曝光,芬迪的命运会怎样?另一只导盲犬又何时能被关注到?
一件事,看透人心,一场雨,浇醒了虚伪的“正能量”,但愿所有的导盲犬都能被温柔以待,但愿所有真实的努力都不再被表演玷污,山可以爬,但请别踩着狗向上登。
参考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