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虽然都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缴费方式,总的缴费比例、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个人账户计入方式,养老金计算办法基本上是一样的。但仔细研究二者的养老金计算办法,也存在不少差别。
在养老金计算方面,不管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还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总体上都是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个方面。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办法全国基本上是统一的,但企业职工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办法各地之间计算办法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具体到四川,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按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执行,企业职工是按照四川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执行,在养老金计算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一是基本养老金构成的差异。
四川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包括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三项,此外还有职业年金;四川企业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具有视同缴费年限或是个人账户建立具有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的人,还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符合增发养老金条件的人,比如独生子女父母等,还要享受增发养老金。
二是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办法不同。
四川企业职工退休后,过渡性养老金是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加上本人的指数化平均缴费工资之和除以2,乘以1995年12月31日之前的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之和,乘以过渡系数;机关事业单位过渡性养老金是按照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视同缴费指数,乘以视同缴费年限,乘以过渡系数。
三是视同缴费指数的计算办法不同。
四川企业职工的视同缴费指数,是按照实际缴费的平均缴费指数来确定的,实际平均缴费指数越高,视同缴费指数就越高,对于后期实际缴费指数高的人非常有利,而对后期实际缴费指数低的人相对不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是按照本人退休前的职务、职级、专业技术职称等来综合确定的,包括职务职级或是岗位指数、级别或是薪级指数、退休生活补贴指数。退休前的职务职级和专业技术职称越高,视同缴费指数就会越高。
四是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过渡系数不同。
四川企业职工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过渡系数为1.3%;机关事业单位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过渡系数为1.4%,高于企业职工0.1%。按照人社部发(2015)28号文件的规定要求,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过渡性养老金的过渡系数应该保持一致,但四川企业职工有增发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没有增发养老金,多数人增发养老金的比例刚好是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的0.1%。
五是退休后统筹外待遇不同。
四川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要享受一次性退休补贴,当然这只是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符合增发退休费条件的人才会有。退休后,四川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多数地区都会享受退休生活补贴,各地的标准差异比较大的;企业职工除了大型国有企业要享受一定的节假日福利以外,多数人退休后不会有任何补贴,基本养老金成了退休后唯一的生活保障。
综上所述,同样是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同样是在四川办理退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在养老金计算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主要包括养老金计算项目的差异、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办法的差异,视同缴费指数确定的差异,过渡性养老金过渡系数的差异,统筹外待遇的差异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