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恒 通讯员 杨晓敏/文图
为了深入学习雷锋精神,引领师生从平凡善举中感悟不凡力量,让大家从道德模范的事迹里读懂责任与奉献的意义,真正践行 “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 的铮铮誓言,9 月 18 日下午,郑州市二七区长江东路第三小学开展了“向道德模范学习 争做时代新人” 思政课。此次活动由二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郑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二七区长江东路第三小学承办,特别邀请 “中国好人”、郑州市道德模范徐杰同志担任主讲人。
少先队员代表为徐杰同志佩戴红领巾,这抹鲜红不仅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更是思政课堂里 “传承” 的象征 —— 将模范精神传递给少年,将先锋力量接续下去,让现场的思政氛围愈发浓厚。
讲座中,徐杰同志以最真诚、最质朴的语言,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他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故事打动了在场所有人:有三次见义勇为,两次负伤,有坚持21年义务照顾高位截瘫邻居,邻居去世后又替邻居尽孝直到2022年老人去世,相依陪伴帮助长达27年。连续六年为环卫工自费数万元献爱心、连续十二年帮助家庭困难的胡金霞一家、有危难之时伸援手马路急救田春燕、马路上帮助摔倒老人进行黄金300秒现场急救,有将工资分成三份,仅用1/3养家糊口,1/3固定资助,1/3紧急救助,还有成立郑州热力徐师傅志愿团队,带动316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坚守。36 年的时光里,他用一件又一件小事,勾勒出 “奉献” 的模样,让师生们明白:思政课上所学的 “责任” 与 “善良”,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入日常的实际行动。
整个思政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的专注度始终拉满。同学们坐得笔直,眼睛紧紧盯着讲台,生怕错过徐杰同志讲述的每一个细节,不少同学还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着打动自己的句子;老师们则一边聆听,一边若有所思地点头,眼神里满是对模范精神的敬佩。
会议室内不时响起一波又一波的掌声,这是师生们对模范精神的认同,更是思政课堂上 “情感共鸣” 的真实体现。
课堂接近尾声,互动环节让思政教育变得更加鲜活。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一个个充满童真却直击核心的问题接连抛出:“徐叔叔,您为什么要帮助素不相识的人呀?”“坚持照顾病人 20 几年,您难道不觉得烦吗?”“做好事坚持这么久,您会累吗?”“遇到危险还上前保护别人,您不觉得疼吗?” 徐杰同志耐心解答,强调“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建议大家换位思考,并提醒“勿以善小而不为”,哪怕是帮同学捡笔、给老人让座,都是践行善良。互动中,还有同学主动分享自己的 “善举故事”,稚嫩的话语里满是向善的热情。
最后,长江东路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郭淑红为思政课做总结寄语。她引导同学们思考徐杰叔叔36年坚持做好事的精神支撑,指出其体现雷锋精神、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勇于担当等品质,同时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助力国家强大。希望同学们以徐杰叔叔为楷模,将此次讲座收获分享给同学、老师、家人及伙伴,践行“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从小听党话、跟党走。校长的话温和有力,为思政课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 “向道德模范学习 争做时代新人” 思政课,不仅让长江东路第三小学的师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道德模范的魅力,更让思政教育真正 “活” 了起来。未来,学校将继续把道德模范事迹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将善举融入日常,让 “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 的誓言落地生根,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