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河北法制报)
AI制作:任俊颖
本报讯 (马晓 张涵)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发布低价售卖黄金首饰虚假信息,吸引他人前来询价,然后再通过情感投资、放长线钓大鱼、饥饿营销、假冒快递员虚构平台规则等“诈骗组合拳”成功骗取他人钱财。日前,由邯郸市邯山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利用某平台虚构黄金交易诈骗案,经当地法院审理,被告人方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十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
2024年5月3日,被害人张某在浏览某二手交易平台时,发现有人在该平台上低价售卖黄金首饰,因品相不错且价格低廉,张某十分心动,遂与“卖家”方某取得联系。沟通中,方某谎称低价出售黄金首饰的原因是家人看病着急用钱,还进一步向张某发送虚假的黄金首饰图片并夸大“商品”优势,凸显“入手”的高性价比。之后,方某以微信交流更方便为由,诱导张某脱离该平台,二人通过微信联系。此后几天,方某不仅对张某嘘寒问暖,与其闲聊家常,还向其寄送特产,逐步骗取信任。
几日后,方某与张某约定,以3200元价格交易一对金耳环,要求张某先付1600元作为定金,但张某提出看到黄金首饰的快递发货单,确认发货物品是黄金首饰后才肯付定金。方某依约发货,并将黄金首饰拍照发给张某。张某收货后发现黄金首饰的品相与图片一致,很是满意,便在微信上询问方某是否还有其他黄金首饰出售。
方某见张某已“上钩”,便从网上找到几张黄金项链、手镯、戒指等图片,修图后发送给张某,并且报价低,同时虚构另有其他买家也相中的情况。张某信以为真,便接受了方某的报价并同意先支付61775元作为定金。方某收到该款项后,依旧前往快递站发货,利用该快递站点管理不严的漏洞,以镀金手镯等物品冒充黄金饰品发货,并将快递单拍照发送给张某。
快递运输途中,方某使用陌生电话冒充快递员,以该黄金饰品未交足额保费为由要求张某支付剩余款项,由平台暂时监管,待其收到货物后再将尾款付给方某,否则将以有交易风险为由暂扣该物品。张某遂向方某反映该情况,方某表示之前也有过这种情况,快递公司对大额黄金交易管理严格。张某信以为真,便向“快递员”提供的二维码支付尾款。张某收到快递后,结果发现全是假货,遂报警。
由于方某使用的某二手交易平台账号、手机号、微信号全部为非本人身份注册或办理,给侦查工作造成很大困难。承办检察官应邀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充分利用技术手段,规范合法收集电子数据。通过逐一反向追查电子数据,询问相关证人,最终锁定方某。邯山区检察院依法对方某提起公诉。日前,邯郸市邯山区人民法院依法对方某作出上述判决。
检察官提醒:如今二手交易平台成为不少人购物的选择,但部分不法分子混在其中实施诈骗,广大群众需提高防范意识。
第一,平台交易更可靠。即使与卖家聊得投缘,也切勿听信“私下交易更便捷”的说法。切勿脱离平台直接交易,在平台内交易能更好保障资金安全。同时要养成留存证据的习惯,务必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
第二,贵重物品多核实。购买黄金、珠宝、奢侈品等贵重物品时,务必提高警惕。交易前,要求卖家提供正规鉴定证书、多角度实物视频等,必要时可约定“验收无误再确认收货”。
第三,收货验货要仔细。收到快递时,务必当场拆箱验货并录制开箱视频,确认商品与约定一致后再签收。若发现商品存在质量、真伪等问题,要立即向平台投诉或报警,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