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工信部动作很大,这次抛出的《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是颗炸弹。
看了一圈大家的讨论,最关心的是:难点在哪里,是不是搞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没前途了?
我说说的理解。
√ 难点在哪?
一些博主拆开某几个测试项目来说,要我看,变化不仅仅是局部,这是对整个体系的重塑。
比如说,以前车企很喜欢仿真模拟,闭门自设场景,跑数据,美其名曰已经绕地球N圈。但新标准更强调必须同时做仿真、场地和道路三重验证,而且还要证明仿真与现实的相关性。
此外,文件还要求车企不仅要满足功能安全(ISO 26262),还要覆盖预期功能安全(SOTIF)。什么意思?就是要考虑驾驶员误用、系统残余风险等情况,还得拿出完整的危害分析、安全策略说明和验证报告。对软件架构和硬件冗余都是新的挑战。
还有,以后车上要有“黑匣子”,记录碰撞事件、驾驶员操作、传感器状态等。而且必须能存至少2500次事件,或连续8小时。最近特斯拉的官司下来了,法院要求提供行驶数据,以后这种问题根本耗不了几年。
√ 会不会调整?
这也是很多人关心的。因为这次是征求意见稿阶段,其实只要理由充分,标准可以改的。有能量的厂家这会应该在连夜开会想对策,我认为最后可能放松的点有几个:
1、驾驶员视线监测可能从强制改成推荐;
2、数据记录容量时长可能缩减:
3、复杂场景的强制要求可能延后;
4、实施时间也可能推迟半年到一年。
√ 行业会被打压吗?
我已经听到一些从业者抱怨了,说这是打压行业发展。
我不这么看。因为几乎是在同时,工信部在《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里明确给了L3车型准入。说白了,你干得好,我给你充分的机会,但如果干不好,你一旦生存空间也没有。
可以预判下,中小型供应商压力山大,未来会加速向头部供应商聚拢,华为这种率先推L3的优势会更大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