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9月19日报道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9月16日刊登记者郑怡伦撰写的报道,题为《中国尝试摆脱对美国依赖始于这个贸易枢纽》。报道编译如下:
义乌国际商贸城向全世界发送了大部分圣诞装饰品。
8月底,中国暑假结束前几天,记者走访了世界上最大的批发市场之一。无论是工作日的上午还是下午,素有“世界超市”美誉的义乌市场都异常安静。
美中贸易战是原因吗?
卖海绵和清洁用品的李先生说,现在对外国买家来说不是旺季,他的顾客主要来自中东和东南亚,而不是美国。
他说,关税的影响并不大。
但显然,他们的客户群发生了变化。我看到了更多阿拉伯语招牌,还有的是韩语或俄语,而不是通常的英语和汉语。
一家贸易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阿希什·蒙加说,义乌对美国出口已经从8年前的约20%下降到去年的15%。
义乌对美出口的下降反映了全国出口的下降。
万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数据库官方数据的分析显示,截至今年7月,中国对美出口下降了12%,而同期中国对中东10大经济体出口增长了13%。
蒙加说,来自拉美的需求增长太多,以至于义乌官员为当地商人开设了西班牙语课程。
尽管截至今年7月,中国对美出口总额为2514亿美元,远大于对中东出口总额1165亿美元,但北京也加大了对欧洲和东南亚的出口。根据官方数据,东南亚现在是中国最大的地区贸易伙伴。
上海太德维服商务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卡梅伦·约翰逊说:“(义乌客户的一些变化)是第一次(美中)贸易战的后遗症。人们不愿再受制于美国。”
他说:“今年显而易见,供应商正在转向新的非美国市场,因为尽管它们增长速度较慢,但它们更加稳定。”
几乎没有迹象表明义乌商人会觉得短期内再次向美国出口有吸引力。对面临越来越多不确定性的中国供应商来说,发掘不同市场可能是更安全的选择。(编译/卢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