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万米地下挖出宝藏!中国深地钻探震撼全球,井中究竟发现了啥?

0
分享至

今年2月,中国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成功完钻,成为亚洲陆上钻探最深的井。

这个深度什么概念?井底温度高达220摄氏度,压力相当于1450辆汽车压在指甲盖上。

在这个堪比地狱的环境里,中国科研人员究竟发现了什么宝藏?为什么要费尽心思挖这个连美苏都不敢碰的深坑?



为什么要挖美苏都放弃的坑

很多人疑惑,既然钻探这么困难,美国和苏联当年都半途而废,为什么中国还要迎难而上?答案其实很现实:能源安全。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进口国,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接近50%。这种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让国家能源安全面临巨大风险。特别是马六甲海峡这条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一旦受到影响,能源供应立马出现危机。



与其在海外跟别人明争暗斗,不如向地球深部进军,找到更多属于自己的能源资源。塔里木盆地就是个例子,这里的油气资源大多深埋在6000米到9000米,储量丰富但开采困难。深地塔科1井的成功,证明了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的可行性。

美苏当年放弃深地钻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实际的能源需求驱动。苏联的科拉超深井主要是为了超越美国的莫霍计划,争个世界第一的名头。当冷战结束后,这种竞赛性质的项目自然就被搁置了。



但中国不一样,我们是为了解决实实在在的能源问题。而且现在的技术水平比当年美苏强太多了。我们的自动化钻机、特深层测井装备、抗高温高压泥浆体系等技术,都是当年美苏没有的黑科技。

地狱级钻探有多难

要在万米深处钻井,难度超出普通人想象。深地塔科1井从开钻到完工用了639天,其中从地表到万米用了279天,而最后的910米却耗费了300多天。这不是因为工人偷懒,而是越往下钻,困难呈几何级数增长。



井下环境有多恶劣?220摄氏度的高温足以让钢铁"出汗",1450个大气压的压力能把最坚固的材料压得变形。在这种极端环境下,普通的钻探设备根本扛不住,电子设备和密封材料更是面临巨大考验。

深地塔科1井从上到下穿越了12套不同地层,每层的岩性都不同。有些地层像脆皮蛋糕容易崩塌,有些地层坚硬如铁需要频繁更换钻头。随着深度增加,地层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几乎每向下钻进一米都要调整策略。



到达万米深度时,整套钻具重量已达665吨,相当于几十辆大卡车的重量全部悬挂在井口。金属疲劳导致的断裂风险极高,在9977米时就发生了钻具断裂事故,工人们花了四天四夜才成功打捞出断裂部分。

为了解决这些技术难题,中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发了全球首台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和万米特深层测井装备。这套设备不仅能承受极端环境,还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大大提高了钻探效率和安全性。



万米地下的惊天发现

深地塔科1井的最大收获,绝对要数那些从万米深处取出的岩芯样本。这些看起来普通的石头,珍贵程度丝毫不亚于月壤。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些岩芯记录了地球深部数亿年的地质变迁,是人类首次从万米以下获取的最完整岩石样本。

这些石头在地下万米的黑暗中静静躺了几亿年,见证了地球从年轻到现在的整个过程。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分析这些岩芯,了解地球深部的物质组成、温度变化、压力分布,甚至推测出远古时期的地质活动。



更让人兴奋的是,科研人员在10851米到10910米的深度发现了油气显示。这是全球首次在陆地万米深层发现的油气资源,直接刷新了人类对地球深部油气分布的认知。以前大家找油找气基本都在几百米到几千米的深度,谁能想到万米之下还藏着这样的宝贝?

这个发现意义有多重大?要知道,我国现有的油气资源很多都处于开发中后期,产量逐年递减。而6000米以下的深层油气资源一直被认为是开采难度极大的硬骨头,技术要求高、成本巨大,很多公司都不敢轻易尝试。



深地塔科1井的突破,等于为我国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能源宝库,让原本被认为"鸡肋"的超深层资源变成了现实可能。

根据最新绘制的亚洲第一份万米地质剖面图,塔里木盆地万米深层不仅发育了优质烃源岩,还存在两类不同的碳酸岩储层。这个发现直接颠覆了以前认为超深层不适合油气储存的观点。这些优质烃源岩具备生成大量油气的潜力,而碳酸岩储层则提供了良好的储存空间,两者结合为未来的油气开发奠定了地质基础。



深地探索的更大意义

这次成功标志着中国在深地工程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我们不仅掌握了万米深井钻探的核心技术,还实现了关键装备的国产化替代。这些技术不仅可以用于能源勘探,还能应用于地质灾害防治、深部地热开发、核废料处置等多个领域。

目前,中国石油已在新疆和四川等地区的6000米至9000米深度发现了一个10亿吨级大油田和3个万亿方大气区。这些发现证明了中国超深层确实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只是以前技术达不到,现在有了深地塔科1井验证的技术,这些资源就有了开发的可能。



深地塔科1井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全球尾管固井最深、全球电缆成像测井最深、全球陆上钻井突破万米最快、亚洲直井钻探最深、亚洲陆上取芯最深。这些纪录不仅是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中国在深地工程领域话语权的确立。

深地塔科1井的成功,让世界看到了什么叫"中国深度"。在向地心进军的路上,中国不仅挖了个深坑,更是为人类探索地球奥秘开辟了新的道路。



这口井承载的不仅是国家能源战略,更是中国科技实力的完美体现。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应用,中国的深地探索还将为全球能源安全和科学研究作出更大贡献。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新四军老战士、内蒙古军区原司令员蔡英逝世,享年102岁

新四军老战士、内蒙古军区原司令员蔡英逝世,享年102岁

澎湃新闻
2025-09-19 11:06:26
河南队狂轰5球!699天第一次,3年首胜武汉三镇,两人双响

河南队狂轰5球!699天第一次,3年首胜武汉三镇,两人双响

奥拜尔
2025-09-19 21:41:05
【特稿】知情人士:阿联酋警告了以色列

【特稿】知情人士:阿联酋警告了以色列

新华社
2025-09-18 22:34:05
《灼灼韶华》卢先生身份大有文章,这才是褚韶华杀二顺没判刑真相

《灼灼韶华》卢先生身份大有文章,这才是褚韶华杀二顺没判刑真相

小丸子的娱乐圈
2025-09-19 14:50:51
理想 i6 汽车内饰首秀:冷暖双用冰箱、21.4 英寸后舱娱乐屏

理想 i6 汽车内饰首秀:冷暖双用冰箱、21.4 英寸后舱娱乐屏

IT之家
2025-09-19 17:14:13
斯诺克最新战报!周跃龙救赛点,3-4落后布雷切尔,逆转又来了?

斯诺克最新战报!周跃龙救赛点,3-4落后布雷切尔,逆转又来了?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09-19 21:38:09
签了!“中国发动机替代德国产品”

签了!“中国发动机替代德国产品”

观察者网
2025-09-19 15:59:04
94岁默多克出席英王室国宴!盛装打扮却眉头紧锁,第五任妻子优雅

94岁默多克出席英王室国宴!盛装打扮却眉头紧锁,第五任妻子优雅

花心电影
2025-09-18 11:25:29
云南1-1英博,佩尼亚笑纳马镇大礼,奥斯卡扳平

云南1-1英博,佩尼亚笑纳马镇大礼,奥斯卡扳平

懂球帝
2025-09-19 22:06:26
世界、美国历史将证明查理•柯克的伟大

世界、美国历史将证明查理•柯克的伟大

大国老记
2025-09-19 13:02:28
全球首块!中国科学家研制成功

全球首块!中国科学家研制成功

环球网资讯
2025-09-18 11:50:10
武汉大学书记换人,从中山大学调来,张校长没事

武汉大学书记换人,从中山大学调来,张校长没事

明眼人谈教育
2025-09-19 20:43:35
四川省纪委监委通报:2人任上被查

四川省纪委监委通报:2人任上被查

鲁中晨报
2025-09-19 19:09:05
坚持回国的6000志愿军战俘结局如何?历经坎坷

坚持回国的6000志愿军战俘结局如何?历经坎坷

霹雳炮
2025-09-18 22:33:40
27岁女子被男友接走,发生关系时两人起争执,惨遭男友抛尸河底

27岁女子被男友接走,发生关系时两人起争执,惨遭男友抛尸河底

丫头舫
2025-09-18 22:24:53
包养情人无数,娶初中同学女儿为妻,玩老婆闺蜜,嗜色如命的富豪

包养情人无数,娶初中同学女儿为妻,玩老婆闺蜜,嗜色如命的富豪

云舟史策
2025-09-17 07:27:24
拉特克利夫飞赴曼彻斯特与阿莫林会谈,后者帅位前景再添变数

拉特克利夫飞赴曼彻斯特与阿莫林会谈,后者帅位前景再添变数

夜白侃球
2025-09-19 22:13:17
朝鲜大方展示新型无人机,这次没打马赛克,金正恩很满意,还特别提到AI

朝鲜大方展示新型无人机,这次没打马赛克,金正恩很满意,还特别提到AI

鲁中晨报
2025-09-19 21:29:05
三星开始推送的One UI 8有哪些亮点?值得立刻升级吗?

三星开始推送的One UI 8有哪些亮点?值得立刻升级吗?

手机中国
2025-09-19 15:17:05
不断挑战底线,凉凉不可避免!香港一步步失去了内地游客的市场!

不断挑战底线,凉凉不可避免!香港一步步失去了内地游客的市场!

青眼财经
2025-08-07 23:48:28
2025-09-19 22:28:49
Hi科普啦 incentive-icons
Hi科普啦
传播有益的生活知识及科学文化
2298文章数 344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25万盖一栋三层楼房 房子还没建好成全村人"笑话"

头条要闻

男子25万盖一栋三层楼房 房子还没建好成全村人"笑话"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时尚
数码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教育要闻

2025上经贸主要生源来自哪些高中?

推广中奖名单-更新至2025年9月8日推广

数码要闻

XIAOMI Pad 8 柔光版图赏:低饱和度淡雅配色,轻薄又护眼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