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七尺男儿跪在小区门口,自称该楼盘的营销负责人,大喊“我要断供了”。
这视频流量真好,光转发就将近2万次。
没过几天,又一个男人跪在另一个小区门口,也喊“我要断供了”。
给小区业主整懵,忍不住出来爆料:
下跪的人既不是业主,更不是所谓的负责人!
只能说……演技挺不错的……
最近,又出现一批高流量视频,内容都一样:
双方谈价,业主340万买的房,现在挂牌260万,买房人砍价到180万,业主情绪一下就上来了,紧接着就是一阵咆哮声。
很多人都跟风拍,无一例外都是业主大声吼叫,这种极端表演确实流量高。
发现没有,一套又一套自编自导自演的“模板”层出不穷。
留言区竟还有人大肆卖课,用所谓的流量套路,教人起号。
唱歌、跳舞、嘶吼,这些哗众取宠已经很难博取眼球了。
于是变本加厉,开始玩自黑、下跪、编造悲情戏码……
扭曲吗?荒诞吗?
不比专业而改比演技,这个行业真是病的不轻!
还能有多少人沉下心来研究产品、分析市场?都跪在流量的祭坛前。
但用情绪表演换来的流量,哪怕是真实的,对成交也没有太大意义。
谁会跟一个演技好的人买房呢?
当买房人将从业人员视为演员,甚至小丑,怎么可能再产生信任?
没有信任,何来交易?
最近,“荒诞剧场”系列开始取代之前“天塌了、房价崩盘”系列。
也是因为房价一直降,观众看到这些都麻木了。
那些标题党,一开始也能带来巨大流量。
若客观报道真实房价,无可厚非。
但不乏很多人以偏概全,用个案当普遍。
最典型的,用个别顶底特惠房源,定义整个楼盘房价跳水。
买房人到现场一看,满不是那么回事。
当初招商江山玺推出60平米房源,有人发视频大喊“南开豪宅从600万跌到240万!”
如果是恶意唱空,故意散布恐慌言论,那实属难以理解,这不就是自毁长城的悖论吗?
既卖房又砸锅,与厨师一边吆喝饭菜有毒一边招揽食客有什么区别?
逻辑荒诞,自相矛盾!
要说这些带节奏的标题党对房价有没有影响?虽不是决定性的,但也必然存在。
因为买卖双方,都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很容易被拿捏情绪。
房地产的从业氛围,为什么病态至此?
客观来说,确实面临很大的困境。
❶ 行业不景气,感性压到理性
房价下坠,很多理论逻辑基本崩塌。
整个市场信心缺失,很难理性思考,从业人员也无心钻研。
❷ 流量算法迎合负面情绪
“卖惨系”和负面内容更吸睛,这的确是很尴尬的事实。
网上乐观、悲观的声音都有,但目前这个阶段,互联网流量选择了悲观。
❸ 从业人员太多,竞争激烈
天津仅中介行业就有5万人,全市一个月新房和二手房总共也就卖1.2万套房子。
从业人员想“脱颖而出”,最容易的方式只能靠演技、标题党吸引流量。
真正钻研楼市,能传递有含金量信息的从业人员,反而无法取悦流量。
这难道不是一种负反馈吗?
流量似乎一直在奖励哗众取宠、煽动情绪、扭曲真相的人,而在惩罚“知识型”从业人员。
不仅是“劣币驱逐良币”,而是整个行业在为情绪交税。
任何行业的底层逻辑都是专业价值,而非情绪表演。
楼更要尊重事实,少些刺激与冲击,多些理性和分析。
日本房产中介,即便在泡沫破裂后仍以精准评估和透明交易赢得市场。
美国经纪人以终身学习与法律素养成为社区专家。
中国的房地产从业人员,专业度还远远不够,行业门槛还不够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