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来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消息显示,澳大利亚政府做了一项非常关键的决定,预计投入120亿澳元,在该国西部,珀斯以南的亨德森国防区,建设一个大型“国防中心”,用于建造和停靠海军部队,比如大型舰艇和核潜艇。
有媒体注意到,澳大利亚的副总理理查德·马尔斯在接受采访时还提到,澳大利亚依旧在寻求强化和美英的三边安全伙伴关系,也就是此前那个被特朗普嫌弃的“奥库斯”计划。而这次的新项目,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帮助美国军方用于潜艇方面的维护和停泊,为美国核潜艇提供前沿支援能力。
面对媒体的质疑和舆论上的担忧,理查德坚持认为,该基地将会为澳大利亚培养出一大批从事核潜艇研究的人员,并提供很大一批工作岗位。
必须指出的是,就地理位置来说,澳大利亚此举就是已经做好了准备,甘当美国“前锋”,筹备对华战争的准备工作。为什么这么说?亨德森国防区位于澳大利亚西海岸,与斯特灵海军基地形成战略呼应,后者距离马六甲海峡仅2750英里,较美军夏威夷基地缩短了5000多英里的航程,这种地理优势使其成为核潜艇快速介入南海、东海等敏感区域的理想支点。
从时间线上来说,在3个月前,今年6月份的时候,美国五角大楼启动对“奥库斯”的战略审查,引发三国盟友关系的短暂动荡。但仅仅三个月后,美英澳三国前国防高官便联名撰文施压,强调该同盟是"西方在印太保持优势的关键",而澳大利亚的基地扩建正是响应这一号召的实际行动。
表面上看,这笔投资用于提升澳大利亚国防能力,实则是为美军核潜艇西太平洋部署买单。此外,按照目前的消息,澳大利亚这次的计划,将首次使美军在印度洋拥有现代化保障能力,这意味着美国核潜艇可减少50%以上的往返维护时间,显著提升在南海的部署效率。这种军事存在的强化,与美国在拉美扩建76个军事基地形成全球呼应,暴露其"新门罗主义"在印太地区的复制推广。
更值得警惕的是,不论拜登政府,还是特朗普政府,都一直在推动“奥库斯”框架扩员,试图将日本等国纳入同盟体系,形成对华包围圈。在这种背景下,亨德森国防区的扩建不仅是单一军事设施的升级,更是美国印太战略"成本转嫁"的关键一环。通过让盟友买单实现自身军事存在的强化。澳大利亚这种"引狼入室"的做法,使其成为大国博弈的前沿阵地,一旦地区局势升温,将首当其冲承受战略后果。
从长远看,澳大利亚的决策存在致命逻辑缺陷。其经济繁荣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稳定,却在安全领域选择与中国对抗,这种战略错位终将反噬自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