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国体育史上谁能称得上一句“传奇”,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郎平,这个“铁榔头”,从十八岁天赋初露到征战四十年,经历了巅峰、低谷、争议和荣耀,现在的她一身棉麻衣、浇花遛弯,俨然邻家大姐的模样,但球迷心里,比肩顶流的排坛地位,没人敢质疑,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撑起了郎平这样一段无人复制的传奇,有多少故事,外人真的懂
咱们先倒带回那个1981年的夜晚,中国女排对阵东道主日本队,比分卡死到14比14,汗水和压力裹着全场人的情绪,此时二传手将球高高挑起,郎平腾空而起,抡下那记让对手懵圈、让全国沸腾的扣杀,这一瞬成了中国女排历史记忆的定格点,五连冠的起点,铁榔头的名号就此传遍大江南北,后来有多少人打着“致敬郎平”的旗号上场,真到压力来的时候,能不能顶住,真的没几人
但别总记巅峰,也得掰开揉碎看背后那些肉眼看不到的事,八十年代的训练强度不是一般人能扛的,高强度压榨下的身体,换来的是疼到走路都瘸、雨天手腕肩膀一过劲儿,连筷子都拿不住,不少球迷只记得“女排精神”,但现实里这精神是多少句“难受了也不说”、多少次流血不下场换的,郎平前半场人生,就是这样的生熬硬扛——有天赋,更有狠劲,别人玩直播她玩加练,“咚咚咚”扣到胳膊酸得抬不起来才收手,这才是题库答不上来的那种扎实
巅峰也挨不住身体垮,刚过了二十六岁,膝盖软骨几乎消耗到见底,没办法只能无奈退役,这一退可没解散她和排球的缘分,不玩主角,就琢磨怎么做幕后,背起书包去读书、刷体育理论,留学美国期间一边端盘子一边备课补英语,和国内练球当年比着来真没省过心,外界说她“胳膊肘往外拐”帮美国队,有人当场在评论区“对喷”,但这姐没怎么搭理,场上就是论实力,场下干好自己的活,该带谁练就怎么带,美国女排一路从平庸变强队,就是她带出来的,2008年奥运会直接和中国队掰手腕,这到底算背叛还是交流,说白了竞技体育本来就这点事,不提升自己还怕对手成长,真没劲
等到2013年女排成绩一路摆烂,换教练换思路怎么也带不起来,舆论场上各种“谁来接盘”讨论热度爆表,郎平选择回归,外界压力直接满格,很多人心里琢磨,这回真能救吗,结果你看她的操作,一个个找队员谈心,优劣势点全掰清楚,训练馆住到成家,膝盖贴满膏药照样陪队蹲,39度高烧一样照场边喊战术,这是真粘住女排血脉的那种带队思路,和“高高在上”一套完全两码事,连队里的新生代都共情到要哭,训练气氛嗷嗷燃,不想让这教练失望,2014年世锦赛亚军,2015年世界杯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小组赛磕绊、淘汰赛连爆冷门,最后冲冠,连对手都服气地说“这队带的真结实”,女排精神二次刷屏网络,各种“点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