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888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老王是一名男同志,今年刚过30岁。上个月,他在一次例行体检中,被查出了HIV阳性。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平时生活规律、饮食健康,怎么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医生问他有没有过无保护的性行为,他才慢慢意识到,过去几年里,他和几个固定伴侣之间都没有使用安全套。
医生告诉他,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的HIV感染率远高于普通人群,而不使用安全套、对风险认知不足,是导致感染的关键因素。
很多人以为艾滋病只是“过去的病”,但实际上,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尤其是在男男群体中,它的传播速度比你想象的还要快。为什么艾滋病在同性间更易传播?这背后的3个原因,值得我们每个人都看清楚。
一、肛交方式本身就非常“危险”
在所有的性行为类型中,肛交是最容易传播HIV的方式之一。这不是吓唬你,而是有明确的医学依据。
肛管黏膜非常脆弱,缺少像阴道那样的润滑分泌物。在性行为中,肛门更容易发生微小裂口,这些肉眼看不见的伤口,正是HIV病毒“钻空子”的最好通道。一旦精液中含有病毒,就能迅速通过这些破损部位进入血液。
而且,受方(bottom)在肛交中感染HIV的风险远高于插入方(top)。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肛交传播HIV的风险是阴道性交的5~18倍,这就是为什么同性之间的传播效率极高。
更危险的是,很多人为了追求快感,不使用安全套,甚至使用一些刺激性强的润滑剂,这些都会进一步破坏肛黏膜的屏障功能,让病毒更容易入侵。
二、高病毒载量+隐匿期长,是“沉默杀手”
HIV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它来得快,而是它“潜得深”。感染初期,大多数人没有明显症状,甚至几年都不会出现不适。这段时间被称为潜伏期,但其实体内的病毒已经在悄悄复制,病毒载量非常高,具有极强的传播能力。
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HIV,仍然参与无保护的性行为。这就导致病毒在圈内“悄无声息地扩散”,一传十、十传百,形成隐形的传播链。
有研究显示,超过60%的新发HIV感染来自那些尚未确诊的感染者。也就是说,很多传播,并不是“故意”,而是“无知”。
这也是为什么医生反复强调: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进行一次HIV检测,不要等到身体出问题才去医院,那时往往已经太晚。
三、认知不足、防护松懈,是最大的漏洞
你可能会以为,今天的年轻人信息获取能力强,应该不会再对艾滋病一无所知了。但现实是,很多人对HIV的理解还停留在二十年前。
“只要不是乱来就不会得病”、“固定伴侣就不用戴套”、“年轻身体好,就算感染也能扛住”……这些错误观念,在圈子里比比皆是。
更讽刺的是,有些人宁愿吃事后药,也不愿戴安全套。他们不知道,所谓的“暴露后预防”(PEP)是对紧急情况的补救措施,并不能替代安全套的预防作用。而且PEP并非百分之百有效,还可能带来副作用和心理压力。
更糟的是,还有人盲目相信“U=U”(病毒不可检测=不可传播),却忽略了前提是规范治疗并持续监测。很多人并未接受正规治疗,仅凭一两次检测就自信满满,结果害了自己,也害了他人。
说到底,艾滋病不是“同性病”,而是“行为病”
HIV并不会挑人传播,它不在乎你的性取向、收入、学历。决定你是否感染的,是你有没有做好防护,有没有定期检测。事实上,和同性恋无关,任何有无保护性行为的人,都是潜在的高危人群。
但为什么我们强调同性人群要特别警惕?因为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报告的现存HIV感染者超130万,其中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率高达6.9%,是普通人群的几十倍。这个数字,不容忽视。
如何有效预防?这3件事必须做到
- 全程使用安全套。无论你多熟悉这个人,无论你有多信任他,性行为中必须戴套,而且是正确使用。
- 定期HIV检测。只要有性行为史,特别是男男性行为人群,最好每3~6个月做一次HIV抗体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是控制病毒的关键。
- 了解PReP与PEP。暴露前预防(PReP)适用于高风险人群,暴露后预防(PEP)适用于紧急情况。两者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用药。
艾滋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的无知。它不是“同性病”,不是“道德病”,而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管理的慢性传染病。只要我们摒弃偏见、科学认知、规范防护,它就不会成为生活的噩梦。愿我们都有知情权、选择权,也有保护自己的勇气和智慧。
参考资料: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 2020年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HIV/AIDS疫情通报》. 2023年12月 [3]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艾滋病诊疗指南》. 2022年版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