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战不到两个月,泰国又打响了第一枪?与此同时,柬埔寨迅速派人来华,中方给出的回应很直接。那么,泰柬是否又要爆发大战?中方的表态又传递出哪些信号?
9月17日,泰柬边境再起冲突。泰国警方和军队在沙缴府一处争议地区,对聚集抗议的柬埔寨民众,使用了橡胶子弹和催泪弹,造成至少二十多人受伤。现场画面显示,有柬方村民面部、颈部受伤,甚至有军人中弹被同伴抬离。
事件发生后,泰方指责柬方平民试图拆除铁丝网,而柬埔寨回击称,铁丝网本就架设在柬埔寨的土地上。双方互不相让,矛盾点从军事对峙,迅速扩展到普通村民的日常生活。回顾时间线,泰柬曾在7月爆发了为期五天的冲突,造成数十人死亡、十余万平民逃离,最终在马来西亚的斡旋下达成停火。可仅仅不到两个月,局势又一次滑向危险的边缘。
冲突频起的背后,是历史遗留的领土难题。长达817公里的泰柬边界,是1907年法国殖民时期留下的产物,边界线穿过村庄、庙宇和高地,模糊又充满争议。柏威夏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寺庙归柬埔寨,唯一的通路在泰国。几十年来,两国围绕寺庙、周边山地和村落爆发了多轮摩擦,2011年甚至动用火炮和火箭弹,造成重大伤亡。换句话说,每一次爆发的争端,都像是历史债务的偿还,一旦民族情绪被点燃,几乎很难通过简单的外交手段熄火。
然而,与过去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停火被过早打破,显示出政治与外交的多重变量。泰国方面,军方与民选政府之间的博弈没有停止。7月的“通话录音门”事件,导致前总理佩通坦被迫下台,军方借机掌控局势。新政府缺乏稳定根基,军方更希望通过边境强硬立场塑造“守护国家安全”的形象。
而柬埔寨方面,新首相洪玛奈上台才刚过两年,既要在国内树立威信,也要面对洪森家族遗留的复杂利益。他在给联合国的信函中,直接指控泰国意图武力夺取柬埔寨17处领土。这种表态既有外交上的施压意味,也有安抚国内舆论的考量。
也就是在这一关键时刻,柬埔寨副首相兼国防大臣狄西哈率团来华,出席北京的香山论坛。论坛开幕式上,他与中国防长董军并肩而坐,这个安排耐人寻味。狄西哈在会见中直言感谢中国在停火中发挥的关键作用,称中国是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和铁杆兄弟。这一番话,本身就是一种鲜明表态。毕竟在柬埔寨的经济建设与安全合作中,中国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从“鱼米走廊”到德崇扶南运河,再到联合训练中心,中柬合作几乎覆盖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
而中方的回应也很直接。王毅外长在北京会见柬埔寨副首相孙占托时强调,中柬铁杆友谊坚如磐石,中方坚定支持柬埔寨维护主权与安全,反对任何单方面挑衅与霸凌。这样的表态不仅是对柬方的安抚,更是向外界传递信号,中方不会坐视东南亚边境战火反复,尤其是在东盟系列峰会和中老泰铁路等区域项目推进之际。稳定是合作的前提,一旦战火重燃,不仅影响中柬双边合作,也会冲击整个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大局。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也在这场冲突中有所动作。7月停火时,特朗普曾以关税为筹码,迫使泰柬停战,如今他依旧保持“关注态度”。但与中国不同,美国的着眼点更多在于贸易和制裁,意在收割双方的让步,而不是解决冲突的根源。相比单边主义的制约,中国提供的是安全与发展兼顾的合作方案。
未来局势走向还存在变数。一方面,泰国军力与经济远超柬埔寨,若冲突持续升级,柬方恐难以承受。另一方面,中国与东盟的积极介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战火控制在低烈度范围。但真正的关键,在于泰柬领导人能否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不被民族情绪裹挟,也不被国内政治博弈推向极端。如果这一点做不到,停火协议就很可能只是下一场冲突的序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