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旷达,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在北宋文坛上,他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个性,留下了无数令人赞叹的佳作。
![]()
0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佳节,本是家人团聚之时,然而苏轼却与弟弟苏辙相隔千里,无法相聚。
在这首词中,苏轼以中秋之月为引,抒发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悲欢离合的豁达看法。
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道出了人生的无奈与缺憾,但紧接着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透露出一种乐观豁达的情怀,即使不能相聚,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让人心生慰藉。
02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
这首词就是在他在被贬黄州期间所作。途中遇雨,同行的人都狼狈不堪,唯有苏轼毫不在意,依然吟啸徐行。
词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展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洒脱,无论风雨如何,都能坦然面对。最后“也无风雨也无晴”更是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人生的风雨与晴天本就无须在意,只要内心豁达,便能自在前行。
![]()
03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是苏轼任密州知州时所作。
词中描绘了他出猎的壮观场景,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
上阕“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他出猎时的英姿飒爽,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的意气风发。
下阕“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则表达了他渴望为国效力、抵御外敌的壮志豪情,即使年岁已高,依然壮心不已,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豪迈与激情。
04
《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首诗是苏轼送给好友刘景文的。
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荷叶已经凋零,菊花也只剩下了残枝,然而橙子金黄、橘子青绿,正是收获的季节。
苏轼以橙黄橘绿来比喻人生的成熟与收获,鼓励刘景文珍惜时光,不要因岁月的流逝而感到伤感,而要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发现美好,积极进取。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寓意深刻,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
05
《和董传留别》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这首诗是苏轼在离开凤翔时送给友人董传的。
诗中“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流传千古,成为赞美读书人的经典名句。苏轼认为,一个人即使衣着朴素,但只要内心有学问,自然会有一种高雅的气质。
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董传的才华与品德,也表达了苏轼对读书的热爱与推崇,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鼓励他在困境中坚守读书人的本色,追求自己的理想。
苏轼的诗词,如同他的人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但他始终以豁达的心胸和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他的诗词中,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与思考。读他的诗词,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更能从中汲取到面对困境时的勇气与力量,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