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人们所熟知的身份是“一代国画大师”。
他师承齐白石,是齐白石的得意弟子。
他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国画大师。
他就是李苦禅。
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身份。
直到2015年,他去世30年后真实身份才被正式揭开。
01
李苦禅于1899年,出生于山东高唐县李奇庄的一户贫困农家,父母给他取名英杰,寓意他以后能够出人头地。
关于他为什么又叫李苦禅,我们放到后面再说。
一个人的命运,往往会因为一次机缘而改变。
一天,李苦禅的一个叫李宾的远房亲戚,被请到村里,负责给村里的庙里雕神像,那时候李苦禅还是打酱油的孩子,他第一次见到白色的庙墙上出现许多形态不同,色彩不同,神态迥异的神像,被它的神奇所吸引。
他开始缠着李宾给他讲壁画里的故事,李宾很喜欢李苦禅,也很乐意讲。
这居然成为了李苦禅在绘画艺术上的启蒙。
所以,一个孩子的好奇心是一颗种子,它代表无限可能。
1918年,19岁的李苦禅揣着为数不多的钱来到北京,为了追求艺术梦想,心甘情愿沦为北漂。
图|李苦禅在柳树井胡同2号小院
念念不忘,定有回响。
他进入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跟着徐悲鸿学习西洋画。
那时候徐悲鸿是北京“画法研究会”的导师。
经过在“画法研究会”的勤学苦练,4年后,他考入了国立北京美术学校的西画系,开启了他成为大画家的旅程。
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学习绘画的费用高昂,家里供不起他,交完学费,他连一个窝窝头都吃不上。
正当他陷入绝境,焦虑地走在北京四街,无意中碰到一位旧友在拉洋车。他打听了一下行情,最关键的是时间比较灵活,能满足他白天上课。
于是他决定也在车行里租一辆车,拉车赚钱。
他的旧友听了他的想法后说:你一个大学生跑来拉洋车,真是大材小用了。要不这样,我给你一些钱,你暂时先解燃眉之急。
李苦禅知道这位旧友生活不易,没有要他的钱。这位旧友在李苦禅的央求下,只好给他做担保,在车行里租了一辆车。
就这样李苦禅开启了白天上课,晚上拉车的生活模式,成为了一个斜杠青年。
尽管他已经足够努力,但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他拉车所得的微薄收入,在缴完学费后仍然所剩无几。
苦难真的能磨炼一个人。
图|徐悲鸿
他学习宋朝的范钟淹,每天煮一锅粥,分吃三份,一顿只吃一份。
没有钱买绘画用具,他就捡别人扔掉的铅笔头、炭条头。冬天没有钱买煤生炉子,身上还穿着单裤、单鞋、单袜,实在冷得受不了,他就在雪地里打一套拳活动发热。
生活的困苦并没有影响他对艺术的追求,反而让他在这条路上更加坚定。
他不好意思长期借住在慈音寺里,就和同学住到了一个费用便宜的学舍。
上下学的路上,他的腋下都夹着一本小册子,见什么就画什么,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玩命学习。
同学林一庐看李苦禅求学十分艰辛,就戏谑地说:你还是别叫英杰了,叫苦禅吧,在苦难中修行。
没想到李苦禅却非常喜欢这个艺名,从此他画画都用苦禅这个名字。
意为,尝尽诸般苦痛,不忘初心。
02
学校的学习已经非常艰苦,李苦禅还想再拜一位国画大师学习国画。
1923年,李苦禅听说了齐白石,于是前往齐白石家里拜访。
李苦禅第一次见到齐白石就直愣愣地说:我喜欢您的画,想拜您为师,您能不能收我为徒,但现在我是个穷学生,没有钱交学费。
果然,你只管努力,美好都会如期而遇。
齐白石反而被李苦禅的真诚和坦率打动,他当场就答应了。
就这样,李苦禅成为了齐白石第一位拜门弟子。
李苦禅还是跟往常一样,白天在齐白石家里学习画画,到了晚上就去拉人力车,无非就是跑快一点,多拉两趟,就能多赚点钱。
一个星期天,李苦禅拉着车子到北京王府井街兜生意,不料他路过一家书画店时,恰巧遇到老师齐白石与几位朋友从店里出来。
李苦禅拉着车子神色慌张的躲开,但身后却传来齐白石的喊声:苦禅,快过来送我回家。
图|李苦禅与齐白石
李苦禅硬着头皮将老师齐白石拉上了车。
途中,齐白石询问了李苦禅的学习生活状况,李苦禅很歉疚地说:对不起,给老师丢脸了。
齐白石说:凭劳动吃饭,有什么丢脸不丢脸的,我还是木匠出身呢!
李苦禅这才放下了心里的包袱。
齐白石接着说:你明天就去将车子退了,我在家里腾出一间厢房,你住到我家里来吧。
并且,齐白石还挑选了一些自己的画,亲笔题款,让李苦禅送到画店卖掉,资助他学画。
李苦禅终于可以无后顾之忧的追随齐白石画画,成为了一代名家。
齐白石当时称赞说:苦禅画的比我都好了。
1930年,李苦禅学成受聘到杭州艺专担任教授,杭州艺专是国民党CC派,也就是陈果夫和陈立夫兄弟的势力范围。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公然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全国爱国学生群情激愤,纷纷参加救国革命活动。杭州艺专的学生也不例外,学生们举行秘密会议。
图|李苦禅的画
虽然这份工作来之不易,面对短暂的安稳和民族危亡,他选择了后者。
他冒着被解聘的风险,坐在窗前,佯装成讲课的样子,掩护学生进行革命活动。他以给学生被课的名义,将自己的家提供给学生开秘密会议。
后来张仃和凌子风的两个学生在北京被捕押送到苏州反省院,李苦禅从杭州追到苏州,以教授的身份做保人,托关系,花钱,前后折腾了一年时间,才将两个学生救出来。
一时间李苦禅成了“赤色教授”,这个事情惊动了杭州艺专的校领导,李苦禅也因此被校方解聘。
03
李苦禅再次回到北平,应聘进入北平北华美专任教。
李苦禅来北平不久后,蒋介石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
《何梅协定》签订后,里面的四条规定更是让国人愤怒:第一,罢免日军指定的军政要员;第二,取消和解散日军指定的国民党政府的党政机构;第三,撤退驻河北的国民党军和东北军;第四,禁止抗日活动。
从此后,中国在河北的主权全部丧失,整个河北的军政、经济都处于日本的控制下。
为了抵抗国民党丧权辱国的行为,北平爱国学生组织了一·二九运动,李苦禅也加入运动中。
国民党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丧权辱国的行为,还打压学生运动。
李苦禅对国民党非常失望,尤其北平北华美专被日本人接管后,李苦禅宁愿没有收入,也毅然辞去了教师的职务。
这是李苦禅第二次辞去了教师职务,辞职的当晚他痛哭到天亮,画下了一幅《鱼鹰图》,题字:期待明朝复期待,河涸鱼儿死大地。
足见他对国民党的失望。
没有了收入的他,从此以卖画为生。
日本人听说了他的画师之名后,上门向他索画,他坚决不画。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此时,李苦禅如果不将日寇赶出中国,他画画还有什么意义。
他四处打听准备参军加入打鬼子的队伍。
后来,在学生黄奇南的引荐下,他与黄奇南的伯父,也就是八路军冀中军区特派主任黄浩,在公园以散步的名义,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
这次谈话让李苦禅死灰般的心重新燃起了希望。
虽然他没有去前线真刀真枪的打鬼子,但听黄浩说在敌占区做地下情报人员,同样是帮助前线战士打鬼子。
李苦禅欣然答应,从此李苦禅以知名画家和教授的身份为护身符,留在北平从事地下工作。
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掩护地下人员和爱国人士,调查日伪的活动。
李苦禅的住址:柳树井胡同2号就成了八路军的一个重要的联络站。
李苦禅搜集情报的方式也很特别:就是去街头画速写,哪些地方可疑,哪儿常来大汽车,他就到哪里去画,笔下画的是画,脑子里记的却是车牌号。
一天,他接到一个为前线采购急救西药的任务,药单是白求恩在野战医院开的。当黄浩将任务下达下来时,李苦禅就借生病住进了朋友开的一家医院里,病好了也不出院,借着这个机会多开药。
最后通过我党地下人员开辟的自行车“驼峰航线”,将药分批用自行车抄小道送到了白求恩的医院。
因为李苦禅掩护爱国人士,给前线买药这件事,他被日寇盯上。
1939年5月14日,李苦禅被以“私通八路”的罪名押走,关在沙滩北大红楼底层的宪兵队牢狱中,在狱中的李苦禅倍受折磨:鞭打,灌辣椒水,指甲里面插竹签,被折磨至昏死好几次,用凉水泼醒继续审。
无论敌人怎么瓦解他的意志,他都只说一句:我家来的人都是买画的,我怎么知道他们是干啥的?我一个卖画的,我卖我的画,我管人家是干啥的?
后来日寇在李苦禅家里也没有搜到什么证据,又考虑到李苦禅的社会影响力,只能放了李苦禅。
但日寇并没有真正释放他,而是准备“放长线,钓大鱼”,派人暗中监视李苦禅的一举一动。
组织上为了保护李苦禅,就暂时停止了他的工作,然后让他专心卖画。
但李苦禅并没有完全停止地下工作,他将卖画,举办画展的线交给组织作为活动经费,直至抗日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李苦禅仍然遵守着身份保密的规定,从没有向外界透露过自己的特工身份。
直到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中,北京的许多报刊上出现了大标题为《大师情报员——李苦禅》的文章,大家才知道,这位国画大师,还是一名地下工作人员。
李苦禅跟家人说:那时候讲“爱国”一词,真是沉甸甸的呀!抗日爱国就意味着随时准备着挨饿、流血、杀头!
李苦禅以笔墨为刃,在宣纸上镌刻民族风骨;以生命为炬,在暗夜里照亮抗日征程。他用“吃得苦中苦,方悟画中禅”的人生哲学,诠释了文人风骨与家国大义的完美交融,堪称“画坛脊梁,乱世侠魂”。
参考资料:
《求真集:岁月思考录》,李燕,中央文史研究馆
《传奇故事——李苦禅》,江西卫视节目
点击“黎庶文史”卡片关注哦!方便下次阅读!
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账号的支持、喜欢和关注,也感谢您的继续关注、喜欢和支持,我们将挑选精华留言,送书籍一本,感谢您留下阅读的足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