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调整周期持续洗牌,区域酒企生存压力日益加剧。金徽酒不仅面临高端产品竞争力仍待提升、百元以下基础价格带快速萎缩等产品难题,还需应对省内大本营市场首次负增长、省外扩张进展缓慢的双重困局。
偏居西北的金徽酒依然未能逃脱白酒行业深度调整寒潮。
今年上半年,金徽酒交出了一份营收、归母净利润微增的成绩单,看似平稳的数据暗流涌动。扣非后净利润实际下滑4.05%,第二季度更是出现营收同比下降4.02%、归母净利润下降12.78%的双降局面。
金徽酒增长放缓背后,其百元以下产品收入锐减近三成,传统价格带“失守”。公司深耕的甘肃省内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而省外扩张步伐缓慢。
多重因素作用下,金徽酒所面临的挑战或才刚刚开始。
业绩滑坡,营利双降拖累整体表现
纵观金徽酒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面微增背后增长动能明显减弱。整体来看,公司虽维持正增长,但增速已显著放缓,营收与净利润的同比增幅均未超过1.5%。
今年1-6月,金徽酒实现营业收入17.59亿元,同比微增0.31%;归母净利润2.98亿元,同比增长1.12%。尽管仍保持正向成长,但这一增速已创下公司五年来同期最低水平,与往年动辄双位数的高增长态势形成强烈反差,增长动力明显不足。
进一步分析季度表现,可见业绩滑坡在第二季度尤为明显。第一季度公司营收与净利润仍维持正向增长,但进入第二季度,营收仅实现6.51亿元,同比下降4.02%,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下滑12.78%。值得警惕的是,扣非后净利润大幅下降27.25%,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出现实质性减弱,核心盈利质量面临挑战。
从环比角度看,业绩回落幅度更为剧烈。第二季度营收环比下降41.25%,归母净利润环比大幅下滑72.42%,扣非后净利润更是锐减74.87%。
如此断崖式的下跌,不仅揭示出公司短期经营波动加剧,也反映出其业务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存在明显隐患,为下半年业绩复苏带来较大不确定性。
图源|网络
产品结构失衡,百元以下市场大幅失守
从产品结构来看,金徽酒正经历消费分层与价格带调整所带来的深刻阵痛。公司当前的产品布局清晰划分为三大价格区间:100元以下为基础档,100-300元为中高端档,300元以上为高端档。
在高端产品线方面,金徽酒表现较为积极。期内,300元以上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21.6%,占整体酒类收入的比例提升至22.17%。这一增长表明公司在高端化布局和品牌价值提升方面初见成效,产品结构向上延伸的策略正在部分收获市场认可。
作为公司营收的绝对主力,100-300元价格带产品继续保持核心地位,上半年实现营收9.69亿元,同比增长8.93%,占酒类总收入的比例高达56.49%。该档产品稳健增长,支撑了公司整体的收入大盘,金徽酒在次高端市场仍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和消费者基础。
然而,公司在百元以下低端市场遭遇严重滑坡,成为整体产品结构的明显短板。该价格带产品营收同比锐减29.78%,仅实现收入3.66亿元,且已是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大幅下滑。
尽管管理层将其归因于“主动调整销售节奏和营销策略”,但如此持续性的深度回调,已难以用策略性调整简单解释,可能涉及底层渠道动销能力减弱、低端消费群体流失或竞品挤压等多重因素。
渠道变革艰难,经销商网络收缩
销售渠道的结构性变化,清晰反映出金徽酒在当前市场环境中面临的深层挑战与转型阵痛。公司目前主要通过经销商、直销(含团购)及互联网三种模式进行销售,其中经销商渠道长期作为业绩支柱,但其增长已显疲态,整体渠道格局正处于艰难重构之中。
作为公司最重要的销售来源,经销商渠道上半年实现营收16.21亿元,但同比出现1.21%的下滑。这一传统主力渠道的增长乏力,直接拖累了公司整体收入表现。传统经销网络的销售模式正面临瓶颈,亟待转型或升级。
金徽酒经销商规模持续收缩。截至2024年末,公司经销商总数为1001家,而在今年上半年末,这一数字净减少41家,降至960家。经销商网络的收缩,不仅直接影响短期销售稳定性,也可能意味着区域市场覆盖度和终端控制力的减弱。
其他渠道方面,直销(含团购)模式营收0.38亿元,同比下滑3.51%,表现仍不乐观;唯一亮点来自互联网销售,该渠道营收0.57亿元,同比增长29.30%,增速显著。然而,由于互联网渠道营收基数较小,占总收入比例仍低,其快速增长尚难以弥补经销商等主力渠道下滑带来的业绩缺口,渠道结构调整仍任重道远。
全国化战略受阻,省内市场现负增长
金徽酒持续推进的全国化战略,正面临现实与目标之间的显著落差。自2016年上市提出“巩固甘肃,拓展省外”,到2020年复星系入主后升级为“布局全国、深耕西北、重点突破”,这一战略方向即便在复星2022年减持让出控股权后仍被坚持。然而,从实际成效来看,全国化之路依然阻力重重、进展缓慢。
当前,公司渠道网络已大幅向外延伸。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金徽酒省外经销商数量达到657个,显著多于甘肃省内的303个。这一布局体现出公司拓展外围市场的决心,但经销商数量的领先并未转化为相应的销售贡献,省外市场的实际收入能力仍远未与渠道规模匹配。
从收入结构来看,金徽酒出现了明显的“经销商与营收倒挂”现象。上半年,省内市场实现营收13.34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11%,仍占总收入的七成以上,是公司绝对的基本盘;省外市场营收仅为3.82亿元,虽同比增长1.78%,但基数低、增速缓,占比依然较小。作为核心支柱的省内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公司本土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
甘肃省内白酒市场容量有限,整体规模约80亿元,增长天花板明显。在有限的空间中,金徽酒还面临五粮春、剑南春等全国性名酒,以及红川、滨河等本土品牌的激烈竞争,进一步挤压其省内增长潜力。
全国化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省内大本营却已显露增长疲态,金徽酒正陷入“内外承压”的战略困境。
深度调整期,如何破局成关键挑战
面对行业持续深度调整与竞争格局重构,金徽酒正积极寻求战略突围与增长重启。公司为2025年制定了营收32.8亿元、净利润4.08亿元的年度目标,然而结合上半年业绩测算,下半年需完成营收15.21亿元、净利润1.1亿元,分别对应近20%和18.3%的同比增长。在当前增长动能明显放缓、主力市场出现收缩的背景下,实现这一目标难度显著增大。
为扭转局面,公司计划下半年持续推进营销转型,围绕“聚焦资源、精准营销、深度运营”策略,强化用户运营和渠道精细化建设。同时,借助数字化手段构建智能营销体系,完善客户画像与精准推送机制,力图提升动销效率和终端响应能力。
此外,金徽酒还计划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品牌推广活动,全面提升品牌形象与认知度。然而这些举措能否在短期内有效提振业绩,仍有待市场检验。
行业调整周期持续洗牌,区域酒企生存压力日益加剧。金徽酒不仅面临高端产品竞争力仍待提升、百元以下基础价格带快速萎缩等产品难题,还需应对省内大本营市场首次负增长、省外扩张进展缓慢的双重困局。
眼下,金徽酒所面临的不仅是短期业绩达标挑战,更是如何重新定位自身优势、打造省外第二增长曲线、在高端与下沉之间取得平衡的战略命题。其破局之路,关乎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更将成为观察区域酒企转型的典型样本。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受限于数据与认知局限,无法保证内容的绝对准确客观,如有异议请联系文轩。
电邮 :Mr.Wenxuan@qq.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