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野史:德国人送给李鸿章半瓶红酒,李鸿章转赠慈禧,结果慈禧大怒

0
分享至

“晚清重臣李鸿章出访德国,德国人热情款待,还送了他半瓶据说非常珍贵的红酒。李鸿章自己没舍得喝,千里迢迢地把这“宝贝”带回国,恭恭敬敬地献给了慈禧太后。

没想到,这番好意却惹得龙颜大怒,慈禧当场就把这瓶酒给摔了。”

这是野史流传很广的一个故事。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风雨飘摇中的环球之旅

1896年,对于大清国和73岁的李鸿章来说,都非比寻常。

前一年,甲午战争惨败,《马关条约》签订,李鸿章背负着“卖国贼”的骂名,身心俱疲。



然而,沙皇俄国要举办新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邀请各国派使臣祝贺。在俄国的“建议”下,清政府派不出比李鸿章更合适的人选了。

于是,这位古稀之年的老臣,拖着疲惫的身躯,踏上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环球之旅。他不仅去了俄国,还接连访问了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等一系列西方强国。

这次出访,李鸿章的任务很重。他既要“联俄制日”,又要为清政府借款。当然,他也想亲眼看看,这个把大清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西方”,到底强在哪里。

在德国,他见到了大名鼎鼎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两人惺惺相惜,李鸿章还因此被西方媒体称为“东方俾斯麦”。他还参观了克虏伯的兵工厂,对德国强大的工业和军事实力赞叹不已。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李鸿章与德国人有了密切的接触,也为“红酒故事”的诞生提供了舞台。

可以说,李鸿章的这次出行,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外交任务,更是一个衰老帝国对外部世界最后一次系统性的观察和学习。

他看到的一切,都深深震撼着他,也让他对大清的未来充满了忧虑。

“半瓶红酒”的野史故事

根据流传最广的版本,故事发生在德国的一场高级宴会上。

德国人为了款待这位来自东方的贵客,拿出了上好的红酒。看着德国人轻轻摇晃着酒杯,先闻香气,再小口品尝的优雅姿态,习惯了用大碗喝白酒的李鸿章感到非常新奇。



德国主人向他解释,品尝红酒是一种享受,需要慢慢体会其中的果香和层次感,不能像喝烈酒那样一饮而尽。

李鸿章听后,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品了品,虽然觉得这酒尝起来像果汁,远不如中国的白酒来得过瘾,但他对这种独特的西方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宴会结束时,戏剧性的一幕来了。

德国主人看到李鸿章对红酒似乎很感兴趣,又或许是出于一种分享的习惯,便非常自然地将剩下的大半瓶酒赠送给了李鸿章。

在西方人的餐桌礼仪中,如果开了一瓶非常棒的酒,客人又很欣赏,主人把剩下的酒送给客人,是一种表达“希望你回家后也能继续享受这份美妙”的友好姿态,是一种善意的分享。



然而,这个举动在李鸿章和他的随从看来,可能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送礼讲究的是“完整”和“成双”,送别人“半瓶”东西,尤其还是喝剩下的,这简直就是一种看不起人、甚至是羞辱人的行为。

就这样,一个源于善意的文化分享,在跨越了半个地球后,阴差阳错地变成了一场巨大的文化误会。

而李鸿章,这位一心想把西方好东西带回国的老人,并没意识到这一点。他只觉得这半瓶红酒是个稀罕物,是来自遥远德意志的“贡品”,于是小心翼翼地将它带回了紫禁城,准备献给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也就是慈禧太后。

献宝不成,慈禧为何怒摔酒瓶?

李鸿章带着这半瓶跨越万水千山的红酒,回到了京城。



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一瓶酒,更是他此次出访带回来的“西洋景”,理应让老佛爷开开眼。

于是,他兴冲冲地将红酒呈送给了慈禧太后。

据野史描述,慈禧一开始看到这个包装精美的洋酒瓶,确实也挺好奇。但就在这时,她身边的大太监李莲英凑了上来,一番话彻底改变了局面。

李莲英对慈禧说:“老佛爷,您瞧瞧,这李中堂也太不懂事了!这洋人喝剩下的半瓶酒,怎么能拿来孝敬您呢?这不是明摆着把您当成捡破烂的,欺负您没见过世面吗?”

慈禧太后是什么人?她是大清国最有权势的女人,一生极尽奢华,最重脸面和权威。



她一听,顿时勃然大怒。自己堂堂一国太后,难道还要接受臣子从外国带回来的“残羹剩饭”?这成何体统!盛怒之下,慈禧拿起酒瓶,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有的版本甚至还增加了一个结尾:酒瓶碎裂后,浓郁的酒香瞬间弥漫了整个宫殿,香气经久不散。

慈禧闻到这股前所未有的香味,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错怪了好东西,但为时已晚,只能暗自后悔。

精彩故事竟是野史?

故事讲到这里,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充满了历史的宿命感。但是,我们必须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这件听起来如此真实的事情,真的发生过吗?



遗憾的是,经过对现有史料的严谨考证,我们不得不下一个结论:这个故事,极有可能是后人杜撰的,并非真实的历史。

在雍正年间,确实有葡萄牙使臣进贡红、白葡萄酒的记录。然而,关于1896年李鸿章进献“半瓶红酒”以及慈禧“怒摔酒瓶”这件事,在浩如烟海的清宫档案中,找不到任何相关的文字记载。

如果真发生了臣子献宝反被太后当众羞辱这样的大事,所有档案不可能一字不提。

其次从德方的资料来看,同样找不到支撑。



无论是1896年德国的官方外交档案,还是当时报纸对李鸿章来访的报道,都没有提到过赠送“半瓶红酒”这件事。德国方面确实有赠送李鸿章纪念章等礼物的记录 但唯独这瓶关键的红酒,消失在了所有正式的文献里。

李鸿章出访有详细的日记和随行人员的记录,但在这些第一手资料中,也完全没有提到“红酒事件”。

因此,这个故事应该是野史。

为什么这个故事这么火?

既然故事是假的,那为什么它能流传这么广,甚至很多人都信以为真呢?这恰恰是这个故事最有意思的地方。



一则经不起推敲的野史能够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它精准地切中了晚清那段特定历史时期的几个核心“痛点”。

当时中西方的文化冲突十分严重。一边是讲究分享和品质的西方礼仪,另一边是注重形式和完整的东方人情社会。

而里面也有深入人心的脸谱化人物。故事里的三个主角,几乎完美符合了大众对晚清历史人物的刻板印象:李鸿章,是那个开眼看世界、试图挽救危局但又处处碰壁、充满悲剧色彩的裱糊匠;慈禧太后,则是那个守旧、愚昧、虚荣又掌握着生杀大权的封建大家长;而李莲英,就是那个搬弄是非、谗言误国的小人。

所以,从小见大,其实在各种细节上,都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朝,早已经千疮百孔,并不是李鸿章这个裱糊匠能救得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攻击中国等同于自戕,印媒:对中国手机打压,结果我们被痛击!

攻击中国等同于自戕,印媒:对中国手机打压,结果我们被痛击!

科普100克克
2025-09-19 19:06:11
女子破庙避雨,见两黑蛇缠绵不休,她一把扯掉自己红肚兜

女子破庙避雨,见两黑蛇缠绵不休,她一把扯掉自己红肚兜

梦飞故事会
2024-08-03 21:13:29
美媒:歼36不但在技术领先,还比F47更早服役,将称霸中太平洋

美媒:歼36不但在技术领先,还比F47更早服役,将称霸中太平洋

栗子熟了呀
2025-09-19 09:45:13
王彬彬:实际上已出现研究生总体质量低于本科生的状况

王彬彬:实际上已出现研究生总体质量低于本科生的状况

尚曦读史
2025-09-16 09:54:02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有这几个特点,家属还可用一张纸做初筛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有这几个特点,家属还可用一张纸做初筛

中国青年报
2025-09-19 14:51:20
票数大幅领先,国民党新主席已定?张亚中通告全岛,两岸是一家人

票数大幅领先,国民党新主席已定?张亚中通告全岛,两岸是一家人

文史风云
2025-09-19 23:52:12
全场得2分,赛后遭宫鲁鸣点名批评,球迷:她的首发该让给别人了

全场得2分,赛后遭宫鲁鸣点名批评,球迷:她的首发该让给别人了

法老不说教
2025-09-19 14:51:59
印度将成为世界的灾难!大量没有节制的人口增长,将成为殖民根源

印度将成为世界的灾难!大量没有节制的人口增长,将成为殖民根源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8-09 12:27:40
大学毕业前和女同学发生了关系,20年后她不允许女儿和我儿子恋爱

大学毕业前和女同学发生了关系,20年后她不允许女儿和我儿子恋爱

羽怡文学工作室
2024-07-09 16:54:46
“救命药”涨价282倍!多家药企涉嫌垄断,幕后黑手竟是同一人!

“救命药”涨价282倍!多家药企涉嫌垄断,幕后黑手竟是同一人!

纪中百大事
2025-09-18 21:21:40
黄润秋自述“每天上班第一件事”

黄润秋自述“每天上班第一件事”

新浪财经
2025-09-19 13:28:16
大学生村官的执行力有多强?网友:来了一趟,整个村委会都进去了

大学生村官的执行力有多强?网友:来了一趟,整个村委会都进去了

墙头草
2025-08-23 08:19:52
被离谱笑了!在这些“ 盗版”面前,山寨品牌黯然失色!

被离谱笑了!在这些“ 盗版”面前,山寨品牌黯然失色!

新住家居
2025-09-18 18:57:33
郑丽文喊话大陆网友,绝不辜负信任!马英九罕见“下注”

郑丽文喊话大陆网友,绝不辜负信任!马英九罕见“下注”

法老不说教
2025-09-18 14:18:41
当时很多蒙古考察日记中,都提到蒙古人性交不节制,得病者极多

当时很多蒙古考察日记中,都提到蒙古人性交不节制,得病者极多

牛牛叨史
2025-09-17 13:38:18
华为一大批手机突然降价

华为一大批手机突然降价

科技头版Pro
2025-09-18 15:04:50
原来她是邱贻可老婆,大他三岁是斯坦福名校毕业,对孙颖莎很宠溺

原来她是邱贻可老婆,大他三岁是斯坦福名校毕业,对孙颖莎很宠溺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9-19 16:10:07
赵丽颖带儿子逛街,打扮土气肚子大,6岁想想活泼好动,画面温馨

赵丽颖带儿子逛街,打扮土气肚子大,6岁想想活泼好动,画面温馨

有范又有料
2025-09-19 16:33:31
周冬雨抵达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穿白衬衣配碎钻半裙美得高级

周冬雨抵达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穿白衬衣配碎钻半裙美得高级

可乐谈情感
2025-09-19 16:00:09
中美关系已经出现了某种确定性

中美关系已经出现了某种确定性

观察者网
2025-09-19 14:05:42
2025-09-20 04:40:49
大千世界观 incentive-icons
大千世界观
欢迎来到精彩的异想世界!
1721文章数 8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亲子
家居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卡其裤+蓝衬衫,简单高级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亲子要闻

每年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新规出台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