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期间著名的艺术家、科学家和发明家。这让很多科学家对他产生了兴趣,于是他们开展了一项名为“列奥纳多DNA计划”的国际研究项目,去分析达芬奇的诞生,他的健康状况以及死亡原因。
这个工程非常庞大,是以达芬奇的基因图谱展开的,跨越了21代,涉及了400多人。
其实一谈起达芬奇,都会带有一种神秘色彩,尤其是《达芬奇秘密》电影播出以后,达芬奇给人的印象变得更加神秘。
我个人认为西方开展这样的研究,可能是想通过基因的方式,复刻达芬奇。
当然不是现在的克隆技术,而是将一些基因好的人组合起来,让他们诞生出优秀的下一代,然后再让下一代,再找优秀的人。不断地迭代,在某一代可以诞生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按照西方的观点,一个家族传承好了,自然会出很多人才。这个观点没有错误,以浙江钱家为例,近代出了很多名人,1个诺奖获得者、2位外交家,18位两院院士,其中科学家“三钱”中出了2位,钱学森和钱三强。
但是出现这种家庭的概率极低,一个家族的发展有很多不确定性,绝非通过人为构造而成。
这可能也跟现在的西方社会有关。虽然欧洲有很多国家仍然是发达国家,但是在一些研究领域已经落后了,如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和电动汽车等。
他们可能是想通过研究,找出一种方法,培养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但实际上这种方法有点缥缈不切实际,真正影响社会发展的是大众和很多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而非少数精英。
现在西方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政治正确”有关,一些课题如“气候变暖”被认为符合主流价值观,会获得很多资金支持,而一些课题如神经科学领域,研究人员担心自己有职业风险,而不敢继续研究男女大脑的差异。
对于西方国家来讲,想提升科技水平,需要端正对科学研究的态度,而非研究如何造出下一个“达芬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