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是否准备好,在乌克兰上空击落俄罗斯目标,北约个别成员国持何种立场,以及将这一想法变为现实,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记者科塔文章要点:
近期为何又重提在乌克兰空域,击落俄罗斯无人机和导弹一事?
此类倡议存在哪些技术上的细微差别?
哪些国家支持、哪些国家反对?
过去一周,俄罗斯的侵略行为,直接波及乌克兰的多个邻国。
9月10日,二十余架俄罗斯无人机闯入波兰境内;
9月13日,一架无人机飞入罗马尼亚;9月15日,一架无人机在华沙上空政府建筑附近盘旋数小时。
这一切都对北约的实际反应能力和凝聚力构成了重大考验。
事实上,美国在此次危机中,保持了超脱态度——特朗普总统公开暗示,对波兰的袭击可能是误伤。但欧洲的北约成员国,已向波兰增派了空中部队,并将借鉴乌克兰对抗无人机的经验。而且,在乌克兰空域将俄罗斯目标击落的讨论,再次进入了公众议论的范畴。
9月10日,乌克兰外交部长西比加,在社交媒体X上写道:“这种情况表明,我们必须做出最终决定,允许利用邻国伙伴的防空能力,在乌克兰领空拦截无人机和导弹。”
随后,他的波兰同行西科尔斯基表示,这一想法值得考虑。
西科尔斯基在接受《法兰克福汇报》采访时说道:“如果能在我国领土之外,拦截无人机和其他飞行目标,那么对我们民众的保护,比如防止坠落碎片的伤害,自然会更好。”
这项倡议看似合情合理。然而,其中涉及诸多细节和微妙之处,既有政治层面的,也有纯粹军事层面的。
利比亚可以,但乌克兰不行:
在乌克兰上空击落俄罗斯无人机和导弹的想法并不新鲜。早在俄罗斯发动全面入侵开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曾拼命呼吁西方,“关闭乌克兰领空”,阻止俄罗斯对民用基础设施的袭击。
当时,乌克兰的防空系统遭受了重大损失,总体上,缺乏能够击落俄方经常在大规模战争初期,使用的“伊斯坎德尔-M”型弹道导弹的手段。
北约在其他冲突中,曾多次采取类似行动。
1991年海湾战争后,北约在伊拉克设立了禁飞区,以保护友军和平民;
1993年至1995年南斯拉夫解体期间,北约在波斯尼亚和波黑那设立了禁飞区;
2011年利比亚内战期间,北约也在利比亚设立了禁飞区。
然而,在所有这些案例中,盟友都是针对实力明显较弱的对手采取行动。
而在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案例中,则涉及从核大国手中保护领空的问题。因此,北约,尤其是拜登领导下的美国,缺乏采取此类行动的政治意愿。当时,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解释说,这样的决定,可能导致与俄罗斯的直接军事冲突,甚至引发核升级。
![]()
大西洋理事会分析中心指出,设立禁飞区,需要大规模部署F-22和F-35战斗机,在乌克兰全境开展行动,对抗俄罗斯的S-300和S-400防空系统,这可能会导致北约遭受重大损失,更不用说,人道主义后果了。因此,北约选择了间接支持乌克兰的方式——提供防空系统并培训乌克兰军队。
这种做法的问题在于,北约成员国自身缺乏击落空中目标的经验。更何况,经过多年的大规模战争,战争性质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类型的无人机开始发挥主导作用。
这一点,在9月10日无人机袭击波兰的事件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多个北约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二十余架来袭无人机,只击落了四架。如今,波兰军人将向乌克兰同行学习如何对抗无人机。
针对波兰发生的事件,北约计划加强波罗的海空中警戒任务,该任务在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上空负责巡逻。此外,北约还发起“东方哨兵”行动——加强北约东翼的防空能力。目前,已有(或有意向参与)八个国家加入该行动,它们分别是:法国、德国、捷克、英国、丹麦、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典。实际上,这是将防空资源,重新分配到威胁最大的方向。
9月12日,北约驻欧洲联合武装部队最高指挥官格林克维奇表示:“‘东方哨兵’行动将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能够在必要的时间和地点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威慑和防御。它将整合空中和地面防御力量,并加强各国之间的信息共享。”
目前,尽管北约并未考虑在乌克兰(哪怕只是部分地区)设立全面禁飞区——北约方面还特意强调了这一点——但事实上,向这个方向的扩展行动仅一步之遥。
技术细节:
要让北约的装备,在乌克兰上空击落空中目标,几乎一切已准备就绪。乌克兰的大部分防空系统都来自西方。因此,信息共享协议是相同的,这使得协调工作相对简单。
2022-2023年担任第67旅指挥官、现为独立反腐败委员会军事分析师的萨延科向乌媒解释道:“从军事角度来看,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假设从波兰境内起飞的飞机,能够在乌克兰西部地区,击落飞向波兰或其他欧洲国家的‘沙赫德’无人机或导弹。”
同时,据他所说,联合执行作战任务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演练。不过,乌克兰和北约,在开展军事演习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因此这方面应该不会出现问题。
与此同时,北约的防空系统和航空部队,可以在不进入乌克兰领空的情况下,击落目标。一方面,这会降低政治风险;另一方面,这会大大限制此类行动的有效性。
从波兰和其他乌克兰西部邻国的领土上,只能有效地使用F-16、F-35或“台风”战斗机所装备的昂贵导弹,以及“爱国者”、NASAMS、SAMP/T等防空系统来摧毁俄罗斯导弹。而使用这些装备,在经济上,击落无人机并不划算。
正如乌克兰的经验所示,摧毁无人机更有效的是,其他更便宜的手段:从小口径防空导弹系统和机动火力组,到无人机拦截器和直升机。
波兰就将采取这样的方式。9月15日,西科尔斯基宣布,乌克兰教官将培训波兰部队如何对抗俄罗斯无人机。但所有这些手段的射程都有限,只能在各自国家境内——最多在边境地区——发挥作用。
![]()
到目前为止,俄罗斯仅向北约国家发射过无人机。不过,曾有几次,导弹短暂闯入北约领空,随后,便对乌克兰境内靠近边境的目标发起攻击。鉴于近期此类事件频发,北约应当做好应对其领土遭受直接导弹攻击的准备。
此次行动主要针对乌克兰西部和南部地区上空。在乌克兰的邻国中,防空装备里,射程最远的是“宙斯盾”岸基反导系统,该系统可在200公里距离内,拦截弹道导弹。此外,波兰和罗马尼亚还部署了“爱国者”防空系统,其对巡航导弹的最大拦截距离为160公里。
在拦截弹道导弹方面,情况则更为严峻。专为应对此类导弹而设计的“爱国者” - MSE防空导弹,其作战半径较小,最多只有40公里。若将这些系统部署在乌波边境,其防御能力将大打折扣。
“即便我们真的在边境线上,部署这些西方装备,也只能保护亚沃罗夫靶场免受弹道导弹的攻击。而我们的伙伴国家的装备,在该区域内,无法保护其他目标,无论是利沃夫、斯特雷还是伊万诺 - 弗兰科夫斯克。”此前,航空专家克里沃拉普向媒体介绍道。
不过,萨延科强调,无论是要从境外对乌克兰上空的目标发起攻击,还是直接在乌克兰领空开展行动,都需要进行恰当的法律程序。
“这里的主要问题在于法律层面,即,是否允许波兰或其他国家的部队,进驻乌克兰领土。为此,需要总统向最高拉达(议会)提出申请。”该专家表示。
在他看来,当下就应采取这一举措,以此作为向伙伴国家发出的信号,且在此情况下,最佳的协作方式是,与乌克兰签署一份单独的双边协议。此外,协议中还需明确规定,因外国军队在乌克兰上空的行动,可能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相关条款。
邻国的政治意愿:
在乌克兰的西方邻国中,仅有波兰和罗马尼亚有可能参与乌克兰上空的军事行动,其他国家则持矛盾态度。
在欧尔班领导的匈牙利和菲科领导的斯洛伐克,均表达了对波兰的支持,但却避免直接批评俄罗斯,因此,不愿与俄罗斯关系恶化。而形式上,保持中立的摩尔多瓦,至今未表明自身立场,不过该国计划出台政策,允许击落其领空内的不明无人机。
罗马尼亚和波兰的国内政治形势有所不同,这可能会对相关决策产生影响。华沙方面,总理图斯克与前总统杜达之间存在分歧,欧洲战略研究所乌克兰项目分析师迪亚丘克对乌媒表示。
“目前,波兰需要达成某种共识,因为很可能该决策将由政府做出,而总统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迪亚丘克指出。
尽管波兰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发表,关于在乌克兰上空击落目标的声明,但最终决策尚未做出。不过,至少在政治层面,波兰国家总统并未对此想法表示强烈反对。波兰总统国际政策办公室主任普日达奇,近日,虽未直接提及在乌克兰上空击落目标一事,但宣布将与基辅开展合作。
“我们计划与乌克兰在边境地区构建,有效的反无人机屏障方面,开展紧密合作。这将成为抵御俄罗斯攻击威胁升级的缓冲带。”普日达奇表示。
据波兰国际事务专家亚当斯基称,波兰所有理智的政治人士和专家都明白,必须对俄罗斯 9月10日 的无人机挑衅行为予以强硬回应,否则此类事件将再度发生。
“问题在于,应采取何种政治和军事手段,才能使回应对俄罗斯政权而言是痛苦的,同时又不会增加波兰直接卷入战争的风险。”此前,亚当斯基在接受乌媒采访时表示。
![]()
罗马尼亚方面则表示,目前并无计划击落乌克兰上空的目标。近年来,俄罗斯无人机也频繁闯入该国领空,不过规模不及波兰。
“我们已就这一问题与国家政府机构人员、顾问、军方人员及外交政策专家进行了初步讨论。目前,答案是否定的。不过,视事态发展而定,我们可能会重新考虑这一决定。”9月16日,罗马尼亚总统丘克在Antena 3电视台节目中这样说道。
在此方面,北约是否愿意支持乌克兰邻国将至关重要。这些国家自身的军事力量或许已达到北约标准,但仍存在局限性。
北约静观其变:
在谈到击落乌克兰上空目标的可能性时,西科尔斯基指出,为此,华沙方面需要得到整个北约以及欧盟的支持。
“作为北约和欧盟成员国,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但波兰不能独自做出这个决定;必须与盟友共同商议。”西科尔斯基表示。
英国剑桥大学地缘政治中心“乌克兰未来”项目联合主任沃多维琴科,对媒体表示,这更多涉及政治考量,而非北约的直接限制。
“如果波兰认为,乌克兰领土上空的无人机对其构成威胁,那么它可以在与乌克兰协调的情况下,利用自身手段进行击落。如果波兰要动用部署在其领土上的其他手段,那么确实需要北约做出决定。”沃多维琴科说。
从北约盟友那里获得支持可能比乍看之下更为重要。例如,9月10日,为击落波兰上空的无人机,荷兰的F-35“闪电”II战斗机、波兰的F-16“战隼”战斗机、德国和意大利的“台风”战斗机、瑞典的萨博340预警与控制飞机,甚至A330 MRTT空中加油机都参与了行动。但最重要的是,这些飞机通过协调,形成了一个统一的集成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NATINAMDS)。
然而,北约方面至今仍保持沉默。9月12日,在“东方守卫者”行动的背景下,有记者直接向北约秘书长吕特提出了这个问题,但他并未给出直接答复,只是强调了北约的防御角色。
“这(‘东方守卫者’行动)表明,我们将捍卫北约每一寸领土,捍卫每一位盟友,即全部32个成员国的每一寸领土……我们是一个防御性联盟,而非进攻性联盟。”吕特指出。
大多数北约成员国目前尚未表明立场。但与以往一样,此类倡议在美国或德国可能被视为存在风险。此外,特朗普近期并未对俄罗斯采取强硬行动。
在政治层面,北约面临着一个老难题——如何在确保自身边界不受侵犯的同时,避免与已发出新威胁的俄罗斯发生冲突。近日,梅德韦杰夫表示,实施该倡议将意味着“北约与俄罗斯开战”。
最终,随着克里姆林宫不断试探北约的底线,北约的立场可能会发生变化。在对波兰的袭击作出疲软回应后,这一情景几乎已不可避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