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立陶宛新总理太逗了:承诺将对华施压,要求中国尽快恢复两国关系

0
分享至

向国民承诺将对华施压,结果施压的要求却是“敦促中国尽快恢复中立关系”。用最硬的口气,挨最毒的打。新上任的立陶宛总理真的是太逗了。

中国已经好久没怎么关注过“波三小”国家立陶宛了,结果我们不搭理他们,他们倒是给自己加起戏来了。当地时间9月15日,新官上任的立陶宛总理鲁吉涅内(Inga Ruginiene)一上来就点了把大火,她所领导的立陶宛新政府在向议会提交的施政纲领中提到,她将向中国采取“更温和”的立场,并对中国“施压”,以促使北京尽快回应其关于修复两国关系的提议。


有没有感觉鲁吉涅内施政纲领里的这些话听起来有点精神分裂?有这种感觉就对了,说明这就是风味正宗的“波三小”新闻。鲁吉涅内当局这种“你先跪下来,我求你个事”的滑稽嘴脸,不仅逻辑混乱,更将其自身因错误决策而陷入的内外交困窘境,暴露无遗。

回顾中立两国这场外交风波的源头,一切始于2021年。当时,立陶宛政府不顾我方多次严正警告,执意允许对岸以所谓“台湾”的名义在立首都维尔纽斯设立所谓的“代表处”。此举公然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严重触碰了我国的核心利益红线,导致中立关系急转直下,跌至冰点。我方随即迅速做出反应,不仅召回了驻立陶宛大使,还将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

随之而来的,是我们在经贸领域的强力反制。中欧班列绕行立陶宛,使立陶宛失去了重要的过境运输收入;包括德国马牌轮胎在内的多家在华有业务的欧洲企业,纷纷从立陶宛撤出供应链,以规避风险;立陶宛的农产品也失去了广阔的中国市场。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对于一个经济体量本就有限、严重依赖对外贸易的国家而言,无异于一场灭顶之灾。


事实证明,这场由立陶宛一手挑起的政治豪赌,最终输得一败涂地。在经历了长达3年的经济阵痛和社会动荡之后,立陶宛政坛终于迎来了“改弦更张”的时刻。去年10月的议会选举中,此前推行强硬对华政策的执政联盟惨败,社会民主党上台。

立新任总理帕卢茨卡斯(Gintautas Paluckas)在上台之后曾经试图拨乱反正。然而,这种迟来的善意并未立刻换来我们的原谅。立陶宛总统瑙塞达(Gitanas Nauseda)随后公开表示,他看到了北京方面在修复关系上“缺乏信号”,言语间透露出一种“我都认错了,你还要怎样”的委屈。

就在立陶宛对华关系陷入僵局之际,其国内政坛又生变故。帕卢茨卡斯因腐败丑闻缠身而被迫辞职,整个国家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由于经济凋敝、外债高企、民生艰难,烂摊子无人愿意接手,最终,毫无执政经验、加入社民党不足一年的鲁吉涅内被推上了总理的宝座。

这位44岁的新总理,面临的是一个内外交困的烂摊子。为了稳固地位、寻求外部支持,她上任后迅速打出了几张牌:在国内推动同性婚姻以迎合欧盟的“政治正确”;承诺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5%以上以讨好美国。而最重要的一项议程,便是承诺将继续推动与中国关系的正常化。

在鲁吉涅内政府提交给立陶宛议会的施政纲领中,此前将中国定义为“安全挑战”的措辞被悄然删除,取而代之的是寻求将对华外交关系“恢复到与其他欧盟国家相当的水平”。这被外界解读为新政府释放出的“更温和”的信号。

然而,这种所谓的“温和”却充满了矛盾和犹豫。立陶宛新任外长布德里斯(Kestutis Budrys)很快就出来“找补”,声称施政纲领中关于中国的措辞“在协调过程中可能丢失了”,将会被修改 。他坚称,中国依然对当前的世界秩序构成“威胁”,并间接帮助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也强调,言辞上的改变不代表立陶宛放弃了此前的立场。


一边在官方文件中放软身段,一边又在口头上继续强硬喊话,让外界看得一头雾水。立陶宛似乎陷入了一种认知失调:它既迫切需要中国来拯救其岌岌可危的经济,又不愿彻底放弃其所谓的“价值观外交”,更不肯在核心问题上做出实质性的让步。

立陶宛为何会摆出如此一副“一边求人,一边哈气”的滑稽姿态?根本原因在于,它找不到一个能让自己体面下台的台阶,尤其是在最关键的问题上。

当初,为了所谓的“民主国家”褒奖,立陶宛在美国的怂恿下一意孤行,将自己绑上了反华的战车。如今,当它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想要回头时,却发现自己已经骑虎难下。如果轻易改弦更张,不仅会在国内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更会失信于此前支持它的西方盟友。

因此,即便是在寻求和解的当下,无论是帕卢茨卡斯还是鲁吉涅内,都明确表示,不会改变所谓“台湾代表处”的名称。这恰恰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处理类似机构时都采用“台北”的名义,以避免政治上的争议。立陶宛的固执,使得其所有“求和”的姿态都显得毫无诚意。

这种自欺欺人的外交把戏在我们面前显然是行不通的。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问题上,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中国之所以坚决要收拾立陶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要杀鸡儆猴,给世界上其他妄图火中取栗的国家把规矩立清楚:任何试图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底线的行为,都必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


立陶宛的遭遇,再次为全世界所有首鼠两端的小国上了一堂生动的国关课: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应当基于对自身实力和国家利益的清醒认知,而不是被虚幻的意识形态和外部势力的煽动所绑架。

解铃还须系铃人,立陶宛必须首先采取实际行动,纠正自己的错误。立陶宛对中国来说什么也不是,没了一个立陶宛不会对中国的发展或中国人的生活造成任何影响。需要中立关系的从来都不是中国,而是立陶宛。除非立陶宛人的脑子能意识到这一点,嘴巴上能承认这一点,身段上能躬行这一点,否则,中立关系正常化的大门就永远不可能敞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华山穹剑 incentive-icons
华山穹剑
军情解读,国防科技前瞻分析
10965文章数 537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加沙停火草案被美国一票否决 中国大使发出"灵魂三问"

头条要闻

加沙停火草案被美国一票否决 中国大使发出"灵魂三问"

体育要闻

30队今夏花钱排名:雷霆超8亿 勇士零花费

娱乐要闻

关晓彤生日 仅闫妮和化妆师撑场祝福?

财经要闻

青海一"矿霸"非法填埋万吨危废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口确认:正评估英特尔代工

汽车要闻

理想i6不搞虚的,9月26日上市/第二天开始交付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房产
教育
公开课

秋冬穿对红黄橙,温暖又高级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谁懂!在天下第一关拍到史诗感大片

房产要闻

好猛!海南楼市,一批王炸楼盘杀出!

教育要闻

万霞:努力变成“留在童年”的教师 | 身边好老师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