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九月十八日,距离“九一八事变”整整过去了九十四年,然而对于日本,尤其是日本政府来说,这段历史似乎仍是一个未解的谜。很多日本专家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只有日本成了中国人民心头永远的痛?为什么中国人对日本的仇恨,历久弥新,仿佛永远难以愈合?如果仅从事变本身来看,世界上侵略中国的国家有很多,为什么偏偏只有日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要找原因,恐怕还是得从日本政府的态度和行为说起。时间流转,这段历史渐渐进入了一个曲折且复杂的国际政治框架,但对于中国人民来说,那段屠杀、折磨的记忆却是无法磨灭的。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这不仅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信条,也是中国社会集体记忆的一部分。九十四年过去了,历史的伤痕依然鲜明。而对于日本造成的伤害,这份历史不仅仅是“过去”,而是依然有力地牵动着每一代人的情感。
曾经,西方列强为了从中国身上捞取利益,发动了令中国百姓痛苦的鸦片战争,伤害过中国,可与日本的所作所为相比,却显得有些微不足道。西方国家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在中国市场上割一块大蛋糕,但日本的目标远非如此。在甲午战争后,日本开始了其侵略计划,不仅抢夺中国的土地,甚至计划将中国的民族彻底摧毁。没错,日本不是仅仅为了掠夺财产,而是为了“取而代之”——这才是真正令人毛骨悚然的邪恶动机。
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所谓的“奉天事变”让日本彻底撕下了“文明国”的伪装,以闪电般的速度侵占了东北三省。在当时,虽然中国人民抗争的精神毫不动摇,但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本侵略者相比,似乎显得束手无策。很快,日本不仅武力侵略,还大肆进行文化“洗脑”,向中国人民推广所谓的“满洲国”,以便彻底将中国拆解、控制。
这一切的背后,是计划、算计和冷血的执行,战争中留下的,是超过3500万中国军民的鲜血和生命。正是在这一波波残酷的屠杀和种种非人道实验中,整个中国社会几乎沉浸在一片血海。今天,中国人仍旧无法忘记那段历史,无法原谅那些不曾悔改的侵略者。
然而,愤怒的并不仅仅是当时的历史,更是日本政府的态度。与德国的深刻反思和忏悔不同,战后的日本政府却表现出了强烈的否认和不悔改。德国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反思,甚至在1970年,西德总理勃兰特用下跪的姿态,表示对所有遭受纳粹暴行的受害者深深的歉意,这一举动让世界为之动容。而日本呢?从20世纪50年代起,政府就开始修改教科书,把“侵华战争”改成了“进出中国”,甚至不惜篡改历史,掩盖侵略的罪行。
从1960年代开始,日本的教科书逐步抹去侵华历史的痕迹,到今天,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几乎是“根深蒂固”。更令人愤怒的是,日本政府甚至花费巨额资金进行宣传,试图淡化其历史罪行,栽培亲日分子,去美化日本在二战期间的“形象”。2015年,日本政府拿出560亿日元,用来删除教科书中关于731部队、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的内容。这种做法,无疑再次给中国人民泼下了冷水。
在日本的历史“篡改”面前,很多中国人只能愤怒却无能为力。虽然有部分日本人,如鸠山由纪夫等,曾经深刻反思并提出反对,但这些声音被极端分子淹没,甚至越来越微弱。这种不断否认历史、虚化战争责任的态度,确实让日本政府显得愈发无耻。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虽然日本政府和一些右翼势力依然对历史问题视而不见,但在今天的中国,所有的历史伤痛并没有继续延续成无尽的仇恨。中国人民早已明白,仇恨不能改变历史,只有正视历史、铭记历史,才能真正避免历史重演。
然而,这一切的背后,依然有日本不愿认错的姿态,也有中国不断强大的步伐。在现代中国,过去的耻辱变成了强大的动力,而今天的中国,已经完全不再是那个任人欺辱的国家。
最震撼的或许是在93年阅兵那一刻,世界为之震惊的中国展现了从未有过的军力。在那个阅兵中,中国不仅展示了无人潜艇、无人战机、激光武器等高科技武器,更有东风-61、东风-5C等战略导弹的亮相。对于曾经侵略过中国的日本,这些武器带来的震撼,是无可比拟的。当年曾嚣张一时的日本政府,在看到中国强大后,已经变得谨慎,甚至开始表示“坚决维护中日和平”。
在这种震撼下,日本的态度也开始出现微妙变化。日本政府虽然依然拒不承认历史罪行,但也深知,不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施压中国。日本若真心希望和平,真心想要与中国友好相处,首先要面对的是自己的历史,认错并悔过。否则,中日之间的关系注定难以从根本上取得真正的友好。
94年过去了,历史没有被抹去,伤痛未曾愈合。中国人民的记忆犹新,而日本如果还在历史的泥淖中徘徊不前,那它就注定无法真正获得中国人民的宽恕。而对于中国来说,过去的伤痛已经变成了崛起的动力,强大已成必然,历史的阴影,早已被一再超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