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于身边故事,由本人整理后以第一人称讲述,望理性阅读】
我这辈子做过非常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当年跟女儿闹到断绝关系的地步。
我姓徐,今年61岁。还记得那年女儿晴晴刚26岁,哭着跟我说要嫁去上海,男方是她大学同学。我一听就炸了——我们老家在济南,距离上海一千多公里,独生女嫁那么远,将来她婚后受委屈的,我跟她爸能飞过去吗?
我苦口婆心,摆道理劝她,她就是不听,铁了心要嫁给那个姓周的小子。最后我生气地对她说:“要嫁他,就别认我这个妈!”
然后,我把户口本锁进衣柜最底层的铁盒子,钥匙串在手腕上,睡觉都攥着。晴晴跪在我面前哭,说小周对她好,还说他们规划好了将来接我们去上海。
我红着眼骂她傻:“男人的嘴,骗人的鬼!等你生了孩子就知道啥是‘叫天天不应’了,看谁管你!”
我丈夫还在一旁和稀泥:“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意……”我连他一起骂:“就是你惯的她!将来她受委屈了,你去给她擦眼泪?还是去替她出头?”
闺女最后是偷了户口本走的。我气得大病了一场,三个月没接她电话。直到她寄来婚礼照片,穿着婚纱笑靥如花,身边的小周看着她,眼里的光藏不住。我当着丈夫的面把照片扔在桌上,可夜里却又偷偷拿起来反复看,摸着女儿的脸掉眼泪……
这11年,我们两边的日子过得像掺了沙的糖。晴晴隔三差五寄东西,海鲜、糕点、换季的衣服,每次都附张纸条,㔻是说女婿升职了,就是说他们买了小公寓,还说想我们了。
我嘴上硬,说“不用你惦记”,却把纸条都收在铁盒子里,跟户口本放在一起。
转折出现在去年冬天。老伴凌晨突发心梗,我吓得手都抖了,拨通晴晴的电话时,声音都在打颤。
没想到半小时后,女婿先打来了电话,说他已经订了最早一班高铁,让我别慌,他联系了济南这边的朋友先去医院盯着。
那天我守在抢救室外,腿软得站不住。凌晨五点,女婿小周裹着一身寒气冲进医院,头发上还沾着霜,手里提着保温桶,说道:“妈,您先吃点热的,晴晴安置好俩孩子,然后坐后面一班车过来。您放心,我也让她带厚衣服过来了……”
老伴住院半个月,女婿请了长假全程陪着,说他一个大男人照顾老丈人方便,让我女儿返回上海顾着俩孩子去了。
他白天跑前跑后办手续、取药,晚上就在折叠床上守着,夜里老伴一哼唧,他比护工醒得还快。
有次我半夜起来,看见他蹲在走廊给我女儿发微信,说:“爸情况稳了,你别担心,妈年纪大了,我多盯点”。
出院那天,女婿扶着老伴,我跟在后面,突然发现这孩子鬓角竟有了几根白头发。他才37岁,跟我女儿同岁啊,可我女儿看起来还像个小姑娘……
今年开春,老伴恢复得差不多了,却总念叨想女儿。我夜里睡不着,看着窗外空荡荡的阳台——以前晴晴总在这儿养多肉,现在只剩几个空花盆。我跟老伴说:“要不,咱把房子卖了,去上海投奔女儿吧?”
老伴眼睛一亮,问:“行吗?会不会给孩子添麻烦?”
我说:“添什么麻烦?她是我闺女!”
我话虽说得硬气,可我心里却打鼓——上海房价那么贵,他们小两口住的公寓才60平,哪容得下我们两个老的?
我没跟晴晴说,自己偷偷联系了中介。房价谈得差不多那天,我给女婿打了个电话,想问问他们住的小区有没有合适的老房子租。
女婿听我说完,沉默了几秒,突然笑了:“妈,您跟爸收拾几件换洗衣物就行,别卖房子了。”
我心里一紧:“咋?你是嫌我们去你们家了?”
“不是,”女婿声音里依旧带着笑意,说,“去年爸住院时,我跟晴晴就在小区买了套一楼的房子,带小院子,想着你们来了方便。本来想年底给您惊喜,这不是赶巧了嘛……”
上海的小区,一楼,带小院的房子,那得多贵啊?后来我才知道,是亲家两口子把自己上海的老房子卖了,拿出一一部分积蓄给我女婿女儿,让他们专门买了这套房子,老两口现在拿着剩下的钱,去外地投奔他们的女儿去了……
我愣在电话这头,半天说不出话。老伴凑过来问:“咋了?”我捂着嘴,眼泪噼里啪啦掉下来——那套房子,光首付就得小两百万,他们小两口平时省吃俭用,晴晴连件超过五百的裙子都舍不得买……
而且,亲家老两口为了成全我们和女儿的天伦之乐,卖了自己住了多年的老房子,背井离乡找他们女儿去了,这份心意,让我们感动又惭愧……
上周六,女婿开车到车站接我们。进了小区,他停在一栋楼前,掏出钥匙递给我:“妈,这房子早买好了,一直没住,您开门试试。”
打开门,我一眼就看见阳台摆着十几个多肉盆,都是女儿以前养过的品种。客厅墙上挂着全家福,是去年在医院附近拍的,女婿搂着女儿,我和老伴坐在中间,笑得一脸褶子。
晴晴从厨房跑出来,围裙上沾着面粉:“妈,我就知道你要哭!您女婿还说要瞒着你呢!”
女婿挠挠头,说:“妈,其实我知道您一直不放心晴晴远嫁。我没别的本事,就想让您二老住得踏实,让晴晴不用夹在中间为难。”
我拉着他的手,这双手比11年前粗糙了不少,却暖得烫人。想起当年锁户口本的傻事,想起那些刻薄的话,我鼻子一酸:“以前……是妈不对。”
女婿也红了眼眶,说:“妈,您别这么说。您肯来,我比啥都高兴。”
傍晚我坐在小院里,看着老伴跟女婿在厨房学做红烧肉,听着晴晴在客厅哼歌,突然明白了:所谓的远嫁,从来不是距离的远近。心里装着牵挂,隔着千山万水也觉得近;有人把你的宝贝当成自己的责任,再远的路,也能走出团圆来。
是啊,徐阿姨一直担心女儿远嫁要吃苦,也害怕一年到头见不到女儿几次,所以从一开始就阻止女儿远嫁。她藏户口本,跟女儿断绝关系,最终还是没有挡住女儿远嫁。
可没想到,女儿远嫁后,一直过得很好,还很牵挂父母。在得知老爸生病之后,女儿女婿第一时间赶了回来,女婿还请长假陪护岳父,这让她十分感动。
更让人感动的是,她原想卖房然后跟老伴儿一起投奔女儿。没想到女婿比他们更早想到了这一层,因为他们年纪大了,女儿女婿有不放心,就提前给他们买好了房子。
而且这房子,亲家两口子也出了大力,他们卖了自己的老房子,成全他们来投奔女儿养老,这样的亲家真是有大格局,也难怪把女婿教育得这么好。
最后她与女婿和解,也终于明白了,并不是所有远嫁的女儿都会过得不幸福,主要是看是否遇到对的人。大家说是不是?
【原创生活故事,欢迎个人收藏转发】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