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以南
来源 | 赛柏蓝器械
强强联合,各展所长,西门子与史赛克能碰撞出什么火花?
01
西门子医疗与史赛克达成合作
开发新型机器人系统
今日(9月18日),西门子医疗与史赛克宣布在神经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一种新型机器人系统,能够执行包括脑卒中和脑动脉瘤治疗在内的各类择期与急性神经血管手术。
西门子医疗表示,此次合作整合了西门子医疗在机器人及影像引导治疗方面的专业优势,与史赛克在神经血管介入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合作内容涵盖机器人系统设计、通路类设备与植入物整合、机器人导航成像及手术流程优化等诸多方面,旨在帮助卒中患者更及时地获得治疗,同时提高脑动脉瘤治疗的精准度。
如今,许多神经介入手术要求医生同时操作多个系统和工具,不仅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而且降低了效率。通过将机器人、医学影像及治疗设备整合进统一的生态系统,史赛克与西门子医疗致力于提升医生手术能力、增强手术精准度,并加速治疗进程。
西门子医疗与史赛克此次的强强联手,在业内尚属首次,双方致力于开发一种适用于多种神经介入术式的机器人系统。
西门子医疗临床治疗系统全球负责人Carsten Bertram表示,凭借双方的独特优势,我们将共同构建一个融合影像引导、机器人及介入耗材设备的全新生态系统。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将助力全球医生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及时的诊疗服务。
02
“器械 + 影像”强强联合
神经血管介入市场生变
当前,以卒中和动脉瘤为主的神经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等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目前,卒中是全球成年人第二大死亡原因和第三大致残因素。根据世界卒中组织(WSO) 的数据,全球每年新增卒中病例超过 1220 万例。
在治疗技术方面,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神经血管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近年来,全球神经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市场增长稳健,并呈现积极前景。据财信证券统计,2017年到2022年,中国神经血管病介入治疗医用耗材市场规模从32.2亿元人民币增加到66.8亿元人民币,2017-2022年CAGR为15.7%。
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 的报告,2024年全球神经血管设备市场规模估计为73.4亿美元,并有望在2030年增长至102.8 亿美元,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 (CAGR) 为 5.75%。
目前,全球神经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市场仍由外资企业主导,美敦力、史赛克、Penumbra,Inc.强生旗下的Cerenovus、泰尔茂旗下的MicroVention,Inc.等,占据全球市场主要市场份额。
自2011年以15亿美元将波士顿科学神经介入部门纳入麾下后,史赛克通过高频收购快速成长为了全球神经介入巨头。
史赛克近年开启“买买买”模式,在神经介入方面继续保持高投入。2024年9月,史赛克宣布完成对神经技术公司Nico Corporation的收购。Nico是一家私营公司,提供一种系统化的微创手术方法,用于肿瘤和脑内出血(ICH)手术。
Nico的主要技术有微创经脑沟束旁入路手术(MIPS)技术,它允许外科医生通过大脑的自然通道进行手术,从而减少对周围健康脑组织的损伤。MIPS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治疗脑出血,还可以用于治疗脑肿瘤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收购Nico Corporation扩大了史赛克在肿瘤切除和脑内出血治疗方面的解决方案组合,后者是卒中最致命的形式。
国内方面,本土企业虽然起步晚,但近年也逐渐成长起来,包括归创通桥、微创脑科学、沛嘉医疗、心玮医疗等,从通路类产品逐步进入高端产品领域,国产替代加速明显。
同时,医学影像技术的成熟也深刻影响神经血管介入行业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应用于脑血管病领域的医学影像诊断中,帮助医生诊断脑血管疾病。沙利文数据分析,AI算法检测动脉瘤灵敏度高达97.5%,帮助医生临床诊断灵敏度提升约10个百分点,漏诊率降低5个百分点。
史赛克与西门子医疗的携手,“器械 + 影像”实现进一步深度融合,也将一定程度上为神经血管介入领域注入新的强大活力。
内容沟通:微信 nrzx032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