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城河的雨笺:一场水墨写意的邂逅
作者/许致勃(西安)
【作家/诗人风采】
★许致勃,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退休前常在省内外报刊发表作品并多次获奖。退休后仍然喜爱写作常在报纸或网站发表文章,曾获中国散文网一、二、三等奖。曾连续17年参加全国高考评卷,有论文发表。西安市影评协会会员,多次担任西安市中小学影评竞赛评委。《写作导报》、《读书报》特约撰稿人。有三部合著出版,多年次与人合作参加《中学语文教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语文毕业复习特刊专版编写。
【作家/诗人作品】
护城河的雨笺:一场水墨写意的邂逅
许致勃(西安)
上午九点又是我最难熬的时候,一天不出门心里就憋闷得慌。看看窗外瓢泼大雨没劲儿了,虽然还在淅淅沥沥不停地滴点儿,毕竟挡不住我行程,于是狠下一条心带上手机拿上伞,迫不及待的向公交车站而去,幸好没等多久205车来了,坐上去兴冲冲直奔西门外护城河边。
下了公交车,细密的雨丝斜斜地织成珠帘,将城河周围轮廓晕染成水墨画般的淡影。这座曾经的军事防御体系,在雨幕中显露出艳阳下没有的温润的肌理。青灰色的河岸吸饱了水分,泛着幽幽的光泽,城墙掩映在高大茂密树丛中,只能看到时断时续的墙垛和露出半截屋顶的城楼和箭楼,仿佛诉说着历史风雨的沧桑。
没下到河边得在石板地上走很长一段,还得小心翼翼的探路,一不留神就踩到水潭里了——虽然水不深,毕竟白露已过马上就是秋分,水已经偏凉,让人心中不免有些紧张失措。
下到河边,心情倏然轻松豁朗,出乎我的意料,远处星星点点的游人还不少,比我想象中的的好多了。稀稀疏疏正好作为点缀,跟雨中的景色浑然一体,宁静、清新、淡然却又厚重,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巧妙平衡,深密融合:有的如我一样不时举起手机拍照,有的依栏低首凝神沉思赏雨观水,有的躲在大树和屋檐下观看过往的行人。
沿着滨河栏杆向北方向漫步,雨点击打伞面的节奏逐渐与护城河水声合拍。你看那两个打着红伞紫伞的人,虽在远处灰暗的背景下却那么显眼瞩目,诗意盎然,给沉寂的雨雾中增添几分活力;再看,那个拿着手机的游客站在石拱桥上不知道是诗意勃发吟诗抒情呢还是在触景生情呼朋引伴,别具韵味;还有那么一对不慌不忙边走边聊游客经那么悠然自得,心旷神怡。这些,雨中蜗居在家的人是没有体验的。
雨势时大时小,透过雨帘水面一会儿泛着细碎的水圈儿,一会儿连成大片波动的银光,波动的涟漪倒映着城墙垛口和河岸树木扭曲的倒影,恍惚间竟分不清今夕何夕,此时何时。
行至安定门(西门)段,雨势渐密。朦朦胧胧之中雄伟壮观的城门上方,城楼、城墙城垛古色古香和你形成奇妙的时空对话。一位身着汉服的女子驻足拍照,裙裾扫过地面上的雨水溅起细小的水花,既而急忙用手一提带起一串水珠,恍若穿越时空的惊鸿。
更让我意外收获的是几只斑鸠在阴沉的雨雾中穿梭起舞,一会儿在你面前挑逗似的轻轻垫步,一会儿又在水面飞掠忽上忽下,一忽儿箭一般在你面前穿行。起初还以为是灰喜鹊,又一想灰喜鹊名为“灰”喜鹊,但是它的尾巴是蓝色的,我这个鸟类知识盲人正在疑惑之际,巧遇一个进城打工的环卫老工人,请教一番,才知道那就是斑鸠,要不然会闹一场笑话。
雨中的西安城像被重新上色的古画——城墙是凝重的墨线,护城河是流动的青黛,而那些雨中相遇的笑脸,各种色彩的雨衣雨具,顶风冒雨穿梭雨幕的斑鸠、麻雀,恰似点缀其间的朱砂、彩色。
坐在返程的公交车上回望,这场雨中的邂逅让我明白,西安的灵魂不仅藏在兵马俑的庄严里,也流淌在这条环绕古城六百年的护城河水中。当雨水浸润每一块城墙的墙砖基石,当水珠滑过每一座城楼的飞檐翘角,时光的密码就在这些细微的颤动中,在游人的足迹中紧密融合悄然显现。
雨中出游,不仅仅帮我度过虚无缥缈百无聊赖的时光,更洗涤我的思想深处,焕然更新充实我浅薄空虚的灵魂。
~~~~ 诗艺国际 ~~~~
文学殿堂,文友栖园
不忘诗心,砥砺前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携手并肩,与时共进
欢迎长期赐稿,再现诗意生活
传统诗、词、曲、赋,现代诗歌
译诗,诗评,诗配画
文学理论
散文,随笔,杂文、短微小说
来稿请寄:153811241@qq.com
无限精彩,尽在【诗艺国际】平台!
长按&扫码即可关注
~关注,是一种支持;分享,是一种美德~
✾✾✾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不忘诗心,砥砺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