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进入存量竞争的空调市场,该如何找增长?
按奥维云网的估计,国内空调存量至少在6亿台以上,但2025冷年(2024年8月–2025年7月),国内空调出货量达到1.02亿台,同比增长8.7%,零售量更是实现17.6%的双位数增长。
为啥空调在如此大的存量下,还能保持这么快的增长?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基础制冷需求饱和,消费需求细分,产生了更多的增量需求,再者是空调品质提升,更好的质量驱动消费者存量换新。
最近艾瑞咨询联合京东,共同发布了《2025空调行业趋势与消费需求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恰好就洞察到这一趋势。
除了客观上高温气候驱动需求增加、国补政策撬动消费等因素外,人群、场景的细分是驱动更多增量的核心要素,而“舒适风”和“健康风”则是当下空调品类最主要的升级方向。
根据报告,社媒上关于空调品类的热议话题中,除了关于价格、能耗等基础性能以外,舒适、健康和颜值等指标也跃升到了话题靠前的行列。
舒适和健康,为什么空调品类未来增长的主要方向?人群和场景的细分,又如何驱动空调品质的集体升级?渠道变化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舒适风”升级体验高端化核心抓手
舒适风之所以走红,一是因为消费者体验升级的诉求,二是它也是品类打破同质化、实现价值突围的关键抓手。
首先是消费者的需求,正在从基础的制冷向更好的体验升级,人群对空调的期待不再是能降温就行,还得吹得舒服。
过去十年,空调行业的竞争聚焦于 “制冷速度”“能耗等级” 等硬性参数上,所有品牌都在卷“谁更省电”“谁降温更快”,这个阶段消费者更在乎“有空调用”,舒适性等需求相对较低。
而当消费者的基础需求被满足后,不头疼、不吹得难受等体验性需求自然凸显,倒逼整个品类升级。
根据《白皮书》,72.8%的消费者愿意为“场景化体验”和“舒适功能”等功能支付溢价,其中 “无风感”“防直吹”“柔风” 的关注占比分别达 42.1%、67.8%和53%,这种体验升级的诉求,在细分人群中被进一步放大,形成了刚需中的刚需。
这种需求在母婴、老年、有宠等细分人群中尤为迫切:母婴家庭担心冷风直吹导致婴幼儿着凉,老年人群忌惮直吹引发关节不适,有宠家庭需兼顾人与宠物的体感。
其次是相关技术逐渐成熟,足以支撑舒适功能从高端专属向中端普惠下放。
早年类似无风感的多项舒适技术,因为风道设计复杂、传感器成本高,往往只应用于万元级高端机型上,但但随着相关工艺优化和AI 算法迭代升级,提升了对人体位置识别精度,舒适功能的附加成本显著降低,使3000-5000价格带的中端机型也能搭载这些配置。
舒适风的普及,让大多数中端机型有了差异化卖点,可以卖出比基础款更高的价格,获得更好的利润空间。
根据《白皮书》,2025冷年整体空调市场中,挂机3000 元以上、柜机8000元以上的价格带逆势增长,其销额份额较2024冷年提升3.1%。
从品牌动向上看,格力、美的、海尔、TCL、小米、华为等主流品牌均推出主打舒适体验的高端系列。
例如小米巨省电风管机通过风量自适应补偿技术,实现居家场景的均匀送风,198mm超薄机身兼顾美观,在京东的好评率达到了99%;格力 AI 节能王子 Pro 通过 “沐浴式制冷” 避免直吹;美的无风感・云朵系列将风速控制在 0.3m/s;冷风不直吹,能有效预防“空调病”;以及华为鸿蒙智选的风神之眼,搭载了毫米波雷达AI人感技术,实现风避人吹、风随人动、人近风柔三重智能送风,精准识别人体位置与状态,解决传统空调直吹着凉问题。
“健康风” 需求凸显从增值功能到必选
如果说舒适风是一种体验性升级,那么健康风则是后疫情时代,用户对空调具备“改善空气质量”的期待升级。
根据《白皮书》对细分人群的统计,占比26.3%的家庭守护者和占比20.9%的健康舒适派,把健康需求推向了第一位。
从人群来看,对健康风需求最突出的有三大类。
首先是家庭场景下,母婴和老年人的防护刚需在提升。他们既担心婴幼儿因空调直吹着凉,又顾虑老人因空调霉菌引发呼吸道不适,因此对除菌、自清洁功能的关注度最高。
其次是新装修家庭,这部分用户对甲醛等装修导致的污染物治理需求最突出,对除醛和换气性能的需求更为凸显。
再者是敏感体质人群,他们的痛点主要是花粉、尘螨引发鼻炎,传统空调很容易成过敏原扩散源,因为他们对除菌过滤等性能较为看重。
生活场景的拓展,则进一步放大了健康风的价值。
传统 “客厅+卧室” 的场景划分已无法满足多元生活需求,新场景的出现让健康功能有了更细分的应用空间。
而厨房场景和养宠场景也被关注。前者主要痛点是油烟堵塞、高温制冷失效的问题,后者则主要是宠物毛发、皮屑等问题。
京东平台联合品牌推出的多款健康空调新品,佐证了这些趋势。
像是海尔净省电Plus柜机配备双极离子除菌技术,用过释放千万数量级负离子高效除菌降尘;小米巨省电风管机集成离子净化与新风模块,多维度守护室内空气健康;TCL小蓝翼Q7系列新风空调,能实时显示空气质量,且支持自动开启净化功能,24小时守护家庭呼吸健康。
健康风这一趋势,既是行业差异化价值的体现,又精准回应了不同人群的健康痛点,还适配了多元生活场景的需求。它把空调从单纯的温度调节,升级成了全家健康管理的一环,这也是它能撬动品类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
渠道新生态线上主导空调消费
空调品类的增长,也来自渠道的转型,这其中线上渠道凭借其信息透明、选择多样和便捷性优势,占据了空调销售60%的份额,成为绝对主力的销售场景。
这一转变的逻辑在于,空调消费逐渐从经验决策转向数据驱动,从单一购买产品转向体验和服务的综合,消费者理性显著增强。
《白皮书》显示,空调品类的用户对性能、质量、功能的关注度分别达 68.1%、60.4%、62.3%,信息是否充分性是影响决策的关键变量。
线上渠道的核心价值在于打破信息不对称,而京东通过构建专业内容和真实反馈的信息生态,进一步放大了这一优势。
一方面,京东联合第三方评测机构、行业 KOL 产出深度内容,针对健康风、舒适风等趋势品类,推出技术原理拆解、场景化实测等专业内容,帮助消费者理解功能的实际价值。
另一方面,京东的用户评价体系经过筛选与标签化处理,将 “防直吹体验”“自清洁效果” 等关键反馈提炼为可视化标签,配合销量数据、好评率等维度,为消费者提供决策参考。
这种信息生态恰好契合了空调品类 “高单价、重体验” 的属性,使消费者决策依赖充分的信息支撑。
另一方面,线上种草+线下体验的完整生态,则把空调从单纯的单品展示,转化为一整套生活方式的展现。
在这方面,京东通过线下 MALL 店、家电家居一体化展厅实现了整个转化路径的闭环。
比如在京东MALL,平台设置了“卧室睡眠”“儿童房”等实际场景,消费者可直观对比不同机型的无风感效果、静音差异,甚至通过热成像仪观察温度分布均匀度。
在服务层面,京东实现了线上线下库存的协同调度,线上订单可根据消费者地理位置,调配周边门店库存发货,实现 “线上下单、门店配送 / 当日安装”,解决了空调买得快、装得慢的行业痛点。
同时,线下体验后扫码线上下单,可享受与线下一致的价格与服务,避免了线下体验、线上比价的割裂感。这种全渠道协同不仅提升了消费者体验,也为空调品类的高端化提供了支撑 。
这些优势使得京东在主流线上渠道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也推动空调品类的线上化从规模扩张” 转向质量提升。
沥金点评
空调的价值核心,正在从性价比和节能的指标竞赛,转向“健康×舒适×智能×美学”的综合体验。
这一转变不仅源于政策引导与技术推动,更来自用户需求的升级,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空调整机的基础功能,而是期望其成为提升生活品质的核心设备。
在这一转变中,京东作为汇聚消费数据、用户反馈与品牌资源的中心平台,有远超传统销售渠道的优势,成为行业趋势的感知者、产品创新的推动者与消费体验的重构者。
平台正在通过内容生态、全渠道协同、服务保障与政策补贴,降低了消费者购买高附加值产品的门槛,推动了健康与舒适功能空调的普及。
未来空调行业的竞争将更聚焦于如何更好地融入用户生活方式、响应细分场景需求。京东与赛道品牌从产品定制、技术共创到营销联动的深度协同,也会继续助力空调行业从“卖产品”走向“卖生活方式”的高质量增长新阶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