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无数普通人被推上神坛,坐拥千万粉丝,财富唾手可得,但是风口来得快,去得也快。
一场场声势浩大的网络狂欢,最终却常常以账号封禁、全网查无此人的方式狼狈收场,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看看这些被封杀的网红都有谁?
人设这门生意
小杨哥凭着那张看起来憨厚朴实的脸,迅速聚拢了海量粉丝。
而另一位粉丝量超过2300万的东北雨姐,则将“豪爽”二字刻在脑门上,在直播间里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成功塑造了一个接地气的东北女性形象。
这种“邻家大哥”、“隔壁大姐”的亲切感,是收割注意力的第一步,他们让你觉得亲近,仿佛就是生活中的某个人,从而放下戒备,建立起最初的信任。
当亲切感不够用时,更精准的情感捕获就登场了,粉丝量曾达1200万的“秀才”,就是此中高手。
他不需要复杂的才艺,仅凭镜头前几个暧昧的表情,配上一段段煽情歌曲,就精准击中了无数中老年女性的情感空窗区,她们心甘情愿地为其刷礼物,将其视为精神寄托。
如果连情感共鸣都懒得营造,那就只剩下最赤裸裸的选择了——审丑与猎奇。
郭老师就是典型,直播中放屁、抠脚,毫不避讳地展示自己脏污的衣物,这种突破常规的举动反而吸引了大量寻求刺激的目光。
更有甚者,像粉丝仅30万的贵州牙妹,竟为了博取关注,当众敲落自己的牙齿。
信任换来的镰刀
当虚假的人设积累了足够的信任与流量,下一步自然就是变现,而此时,粉丝的信任就成了他们手中最锋利的镰刀,毫不留情地挥向那些曾经支持他们的人。
选品逻辑变得异常简单粗暴:谁给的佣金高,就卖谁的货,至于产品质量,那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小杨哥的直播间里,和田玉被指是仿冒品,买回家的肥牛卷被检测出是合成肉,就连月饼里的防腐剂都严重超标。
这种系统性的失守,在辛巴身上体现得更为恶劣,他自有品牌的卫生巾被检测出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九派新闻:辛选工作人员回应“辛巴因售卖致癌卫生巾被带走调查,目前滞留在香港”:均不属实
这种关乎女性甚至是孕妇健康的个人用品,一旦出现问题,其潜在危害难以估量,消费者的信任,就在这一次次的欺骗中被消耗殆尽。
东北雨姐更是将欺诈演绎到了极致,她将廉价的木薯粉条,在直播中信誓旦旦地宣传为优质的红薯粉条,公然利用信息差收割粉丝。
当有打假人前来揭露真相时,她的团队成员竟选择用暴力来应对,直接动手殴打对方,这一举动,彻底撕碎了她与消费者之间最后一点信任的契约。
玩火者必自焚
当影响力溢出商业领域,一些网红的个体行为便开始疯狂试探公共秩序的底线,他们似乎忘记了,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任何挑战主流价值观和法律法规的行为,最终都会引火烧身。
早在2018年,网红莉哥就在网络演唱会的开场环节,嬉皮笑脸地篡改国歌,对国家象征的极度漠视,让她一夜之间从云端跌落。
而游戏主播陈一发儿,更是在2016年的直播中,公然拿“东北沦陷”这段沉痛的民族历史开低级玩笑,甚至对靖国神社发表不当言论。
事后,她不仅拒绝道歉,还与网友激烈对立,态度极其嚣张。
除了挑战历史与政治的红线,直接触犯法律的也不在少数,拥有6300万粉丝的游戏主播“一条小团团”,因其所在的平台负责人涉嫌巨额赌博案而被牵连。
而“秀才”的崩塌,则直接源于他本人涉嫌欺诈行为。
为了流量,有些人甚至不惜制造谎言来扰乱公共秩序,“猫一杯”编造的“小学生秦朗在巴黎丢作业”事件,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她为了一个热点,虚构了整套剧情,不仅欺骗了全网,更严重破坏了网络空间的信任生态,这种行为,最终等来的只能是监管的铁拳。
劣迹网红的集体覆灭,并非偶然,而是他们在人设、商业、行为三个层面系统性失序后的必然结局。
今年8月22日,国务院会议甚至直接点名了“劣迹网红”现象,小杨哥、东北雨姐等人的名字被官方提及,这无疑释放了一个强烈的监管收紧信号。
@北京日报
随之而来的,是东北雨姐被处以165万元的高额罚款,连带其产品制造商也被重罚数百万元,说到底,问题的根源不只在网红自身。
我们作为观众,也需要擦亮眼睛,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拒绝为任何形式的低质量内容买单。
只有当真正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成为流量的主流时,互联网才能回归其本该有的清朗与价值。
文章信息来源
九派新闻:辛选工作人员回应“辛巴因售卖致癌卫生巾被带走调查,目前滞留在香港”:均不属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