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年农民丰收节总体安排和筹办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到东营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英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任永青,利津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炳岭,利津县盐窝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李柄萱介绍2025年农民丰收节总体安排和筹办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自2018以来,东营市每年都举办一次农民丰收节庆典活动,以此来全面展示全市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群众喜庆丰收的精神风貌,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办好第八个农民丰收节具有特殊意义。今年的丰收节,东营市将以“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为活动宗旨,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进一步突出农民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庆丰收系列活动,深入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提振促进城乡消费,传承弘扬农耕文化,充分展现全市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的发展成效,激发广大农民群众投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积极性,扎实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夯实“三农”根基。
在全市农业农村发展上,今年以来,东营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市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紧紧锚定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目标定位,创新实干,事争一流,农业农村工作保持了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势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6%,居全省第3位;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居全省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77元,同比增长5.9%,居全省第5位。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实现稳定供给,在粮食生产上,东营市坚定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大力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全市夏粮再获丰收,面积165.4万亩、单产858斤、总产14.2亿斤,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长”。深入实施国家大豆单产提升工程、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建设和粮油绿色高产高效示范项目,全市粮食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1-8月份蔬菜总产量53.6万吨,肉蛋奶总产量81.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1%、2.3%。新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20.5万亩,全市农机总动力突破310万千瓦,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持续改善。
盐碱地综合利用取得明显成效,东营市盐碱地综合利用国家试点项目基本完成,盐碱地综合利用省级示范园、盐碱耕地改造提升样板区建设扎实推进,预计今年完成盐碱耕地提质改造11.59万亩,初步探索出了“高标准农田+盐碱地改良”“封域双层暗管排盐”“机械深翻打破不透水层+暗管铺设”等多种技术模式。加快推动盐碱地种业创新,今年又有6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17个新品系进入省或国家审定试验,全市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农作物品种达到22个。
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东营市扎实推进百亿级现代畜牧、国家级沿黄大豆产业集群提档升级,黄河口滩羊、大米、大豆、对虾等10条农业全产业链得到巩固提升,加快实施总投资47亿元的56个重点项目,一产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大幅增长。深入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提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黄河口农品”品牌建设行动,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07家,合作社、家庭农场数量突破6000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5个、省知名农产品品牌36个,黄河口大米品牌价值突破12亿元。
和美乡村建设扩面成势,东营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和片区提升行动,新争创5个省级片区和衔接推进区。目前,全市已规划建设16个省级、17个市级、26个县级片区,村庄覆盖率走在全省前列。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1%,65%以上的村庄污水实现有效治理,累计建成省市级和美乡村326个,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教育、住房、医疗等各类帮扶政策实现应享尽享,落实产业帮扶,累计补助救助困难群众5.6万人次,保证了脱贫群众长期受益。(大众新闻记者 李小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